讲一个老故事,但是请一定要看到结尾,因为可能你一直都把《卖火柴的小女孩》读错了。
图片来自互联网
在这个童话里,安徒生把一个小女孩的困境推向了极致。
光着身子,光着脚,孤独而贫穷,两辆马车让她失去了鞋子。——成人世界的冷漠与小女孩的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样一篇文章是用来教我们什么是罪恶的资本主义,什么是贫富对比。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就在如此这般冷酷无情的背景下,课文后面讲到了小女孩内心渴望的生长。
她一根根拿出火柴,点了一遍又一遍,看到了大火炉、烧鹅、圣诞礼物和慈祥的奶奶。最后,她点燃了所有的火柴,因为她害怕奶奶会消失,她会和奶奶一起去一个明亮、快乐、没有寒冷、没有饥饿和痛苦的地方。
图片来自互联网
让我们仔细研究安徒生写的这篇文章。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充其量只是一个次要主题,而最重要的真实主题是告诉我们:人性中永远洋溢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小女孩的冷漠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会遇到的困境。安徒生用极端的对比展示了这一点,这是为了强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的绝对性。.
安徒生选择让小女孩承受世界上的极度苦难,是因为她在绝望中,却始终对美好的事物保持着热烈的渴望。作为一个纯洁、美丽、弱小、无助的个体,她足以引起人们,尤其是成年人的无限同情,激发他们对美好人性的渴望。
他在童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一定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翻看安徒生的《拇指姑娘》、《丑小鸭》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不难发现主人公从未放弃,始终珍惜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不断前行,一点一点走向美好的自己。
安徒生的一生同样坎坷,他也遭遇了很多冷漠、歧视和不安,但留给世人的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和对世界的大爱。
它充满了安徒生的教育哲学——无条件的激励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无论是社交能力、情商、道德、沟通、自主、自律、幸福,首先要做的就是敞开孩子,敞开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无条件的、恒久的渴望和追求,,这是教育的灵魂。
正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使我们从物化的、技术的、熟练的占有生活状态上升为一个高尚的人。
教育孩子:学会用眼睛看美好。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