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对着干,孩子跟你对着干怎么办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作者|江

这两天偶然看到一个视频,感慨万千。

一个年轻人14岁离家,独自外出,十年一次也没有回家。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时,他微微皱起眉头说:

“我就是想报复我的父母。”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原来他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父母的虐待和无助。

我还记得一件现在放不下的小事。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瘦经常被同学欺负。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因为他告诉他的父母,他是那个被打的人。

有一次,同学狠狠地打了我一顿,右手脱臼了,我就没法收拾书包放学回家了。当老师看到他被留在教室时,他问,你为什么不离开?

他没有告诉老师真相,而是说他不小心撞到了桌子。老师帮他收拾书包后,他只用了20分钟就到家了,走了2个小时。

他不敢回家让父母看到,他害怕他挨打。

果然,他回家晚了就被骂被虐。从此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不让别人欺负他。

他想学武术。这个想法就产生了,他默默攒了两年卖废品的钱。最后,当他把过路费和学费凑在一起时,他跑到了河南嵩山。

如果不是两周后又被打了一顿,他大概也不会狠心到十年不回家。

刚离家不久,年纪轻轻还不适应,就又跑回家了。当他回到家时,他的父母没有问他为什么去学武术。

母亲打了父亲之后,骂他学习不好,收拾一些没用的东西。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但是,学习武术是为了他让自己变得强大,保护自己!

没有人给他机会说出来,但他果断地离开了家。

这一次,他再无音讯。

在父母看来,他不努力学习,舞刀弄棒,不老老实实工作,不打就不长记性。然而,父母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问题,他们不得不抱怨孩子不听话,难以管教。

像我们通常做的那样,孩子们不会听你说的任何话。

让他做作业,他得看电视;

让他睡觉,他坚持玩游戏;

他让他妹妹玩,直到他让她哭了他才会停下来。

为什么他总是要和我打?说理没用,打骂没用,该用的手段都用了,当时还管用,但是明天后天呢?同样的戏码还会继续上演,真的让人崩溃。

data-track="45">

然而事实是,孩子“对着干”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他的“报复”只不过是他的自我抗争,而惩罚恰恰是最不可取的一种应对手段。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熊孩子不是天生的,他只是缺爱

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的那样,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禁忌女孩》里面的提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可他却有个怪癖——偷东西,他把偷来的东西专门放进一间房里,不时地到里面欣赏自己的“成果”。

他偷东西并不是屡屡得手,失手被人逮住的话,自然有爸爸的助理替他摆平,基本上每次都是花一大笔钱或者捐赠一大批物品。

即便如此,他依然乐此不彼。直到他遇到了娜诺,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原来,他偷东西,是为了让爸爸回国来看他。爸爸一直在美国做生意,很少回家,偌大的别墅里,只有小小的自己。

他想来想去,只有表现很糟糕,被老师要求叫家长时,他才有机会看到爸爸。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渴望父爱的小孩。

他的反常行为,不过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但一次又一次的偷窃,并没有换来父亲的见面,提卡越来越泄气。直到他和娜诺一起计划偷校长的保险箱被抓住时,他拒绝用钱保释,进了管教所。

这一次,他终于等来了父亲。

他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但却不知如何表达。父亲看到了他“偷东西”的一面,却没看清他“缺爱”的另一面。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就像一枚长在苔藓丛中的硬币一样,不要只想到它与苔藓相连的阴暗面,它也有努力朝向阳光的一面,而这一面,恰恰需要你的关心和爱护。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对着干”的背后,是孩子的“求救”

电视剧《三妈俩爸》中有个情景记忆深刻。

新年到了,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杨杨对妈妈说,我想要放鞭炮。妈妈耐心地对他讲,你年纪小,放炮容易崩到。

但是,杨杨听不进去,只顾自己喊,我要放炮,我就要。

为了安抚住不停嚷嚷放炮的杨杨,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来到客厅,陪他玩纸炮。

纸炮的声音哪里能跟鞭炮比呢?

杨杨不满意,就打掉了妈妈给他剥的糖果和花生,还把桌子上的果盘拨拉到地上,自己顺势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这一下子把妈妈气到了。“跟你讲道理不听,陪你玩儿你也不肯,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妈妈一把拽起躺地上的杨杨,边说边打屁股。

杨杨放声大哭,泪眼汪汪地还在叫喊:“我就要放炮,我就要放炮。”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父母并不陌生。有多少次我们苦口婆心相劝,他不听,就要和你反着来,直到你耐心的底线被打破,然后发脾气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提到一个大脑分层的理论,人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层,下层是情绪层。

而孩子的发育恰恰是先下层,后上层。

当孩子内心得不到满足时,他的应对方式就是宣泄情绪。可能是像杨杨打翻果盘的破坏性行为,也可能是对你大吼大叫的言语伤害。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超级育儿师》节目里有一个12岁的男孩,每天和妈妈只会大声说话,大声吵架,甚至还会动手打妈妈。

妈妈不让他玩iPad,他就吼:凭什么?然后摔门离开;

妈妈说你打游戏时间太长了,他就顶嘴:你够了,别管我;

妈妈拉他起床吃饭,他一甩手:你别动。

表面上看,这是个十足叛逆的孩子,青春期异常暴躁。

可是,随着育儿师的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叛逆”男孩内心的无助。

原来他长大后,内心有力量来表达诉求了,才会一次次地反抗妈妈。

只是因为,他小时候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

小时候,妈妈对他的管教十分粗暴,除了打就是打,在她看来,打出来的孩子才会变乖。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男孩对自己幼时挨打的经历一直无法释怀,又不知道如何和妈妈相处,才会在青春期上演每天一次的吼叫。

孩子的每一次呐喊,是内心积压的不公。

他的每一次愤怒,是自我的挣扎与反抗。

他的每一次对立,其实都是对妈妈在说“救救我”。

而我们需要拨开他“反叛”表面的薄雾,看清他的背后意图,不只是讲道理和发脾气,对症下药,方能根治。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怎么化解“对着干”

《正面管教》一书中这样说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在说:

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而我们面对一个和你对着干的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愤怒或惩罚来应对他的反叛行为,恰恰忽略了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和我对着干?”这个问题。

孩子经常“对着干”的背后,其实没有错,

他只是想要来自你的认同和自我的归属。

一旦明白了这点,就很容易做到以下三点,来化解孩子的叛逆。

1、避免还击

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塞斯爸爸正在为加班搞得焦头烂额,塞斯却偏偏把饮料洒在了文件上,这让爸爸火冒三丈。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本来塞斯一脸愧疚,正要道歉,做出弥补时,没想到爸爸却大吼,“你怎么总跟我捣乱,我恨你!”

爸爸的怒吼让塞斯一下子觉得自己很没用,内疚也转变成了生气,委屈地对着爸爸喊了一句,“我也恨你”,哭着跑开了。

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做错事情,而你的责备与惩罚恰恰抹杀了他内心的自我认同。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2、反射式倾听

将你看到和或听到的反射回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可以先照顾下他的情绪,再进行启发式提问。

比如说,

“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和我谈谈么?”

“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受到了伤害,能说说么?”

“你看起来不对劲,能告诉我发生什么吗?”

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告诉孩子你的观点。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3、看得见长处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曾说,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就像是黑暗。

你越想通过批评来纠正错误,黑暗越无法消除。相反,如果投以光明,看得见孩子的长处,黑暗就会慢慢消失。

想一想,你眼中的孩子除了让你抱怨的缺点,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优点?

比如:

他表面强硬,其实内心很善良,

他虽然调皮,但人际交往特别好;

他虽然成绩落后,但很努力;

这些优点值得被看见被鼓励,而不是被忽视。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曾指出,

成年人会和孩子一样,出现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受“原始脑”操纵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时,我们有没有受“原始脑”的控制,轻易发怒,甚至动手惩罚?

如果我们的行为尚且是一种不良行为,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呢?

那就从现在开始,转变对孩子偏见的看法,

用倾听和接纳来了解他的想法,用理解和耐心来纠正他的错误。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纠结于他和你“对着干”的表面,而是看透了他和你“唱反调”的本质。

而孩子,有了你爱的滋养,内心注定不再是一片荆棘,自然会吐露芬芳。

——End——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作者:江小橘,爱吃橘子爱看江的机械工程师,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一手专心画图,一手耐心带娃。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动作很重要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232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