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基本落下帷幕,在这场电商狂欢节中,有期盼已久却失望而归的玩家,当然也有预谋已久满载而归的。
咱们聊一聊,双11最大的赢家---苹果公司。
天猫今年共有2个品牌双11期间成交额突破100亿,一家是欧莱雅,另一家则是苹果,这也打破了双11的单品成交超100亿的纪录;
京东方面给出的战报,只有一家超百亿的品牌,还是苹果。
其他平台咱们就不去统计了,估计情况都差不多。交易额上虽然不如这两大平台,但品牌交易额方面苹果还是领头羊。
每天都有“抵制”出现的海外品牌,为何能在国内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
竞品的缺失
如果一个品牌没有了竞争对手,那么它的产品会在一个时间段呈现“垄断”,而当下苹果的主产品iPhone就是如此。
苹果在国内乃至全球就只有两个对手,1、三星;2、华为。很多人可能不认可这个推断,但没关系。
苹果公司自己认可就行,在发布会上能被苹果类比的产品,除了出货量对其形成不了威胁的谷歌,剩下的便是三星与华为。
而恰恰是这后两者,即便再加上谷歌的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已经没有市场份额。
1、三星。
三星,真是个“怨种”,最起码在以前的国内市场是这样,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即便它还是那个全球第一,但在国内却惨兮兮。
高端上被苹果压制的根本抬不起头,中低端上被国内品牌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当然这一切与其“抹黑中国消费者”、“强迫下跪”、“双标”等一系列作死行径分不开。
不过,三星想要恢复中国市场的心并没有死。目前三星在国内依然拥有十几家生产企业、多家研发中心在内的近200个机构,涉及电子、金融、重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多个行业。
值得一提,在今年双11三星手机的累计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双倍(京东),折叠屏更是去年的近六倍,其余平台都有不俗的成绩。
但相较苹果的“双100亿”,三星这点成绩显然不够看,更形成不了阻力。
2、华为。
如果说在中国市场上,三星在阻击苹果是自作自受,那么华为则是被迫“接受”。
OPPO副总裁曾经说过:“目前国内高端市场只有两个品牌,就是华为和苹果,未来OPPO希望成为第三个高端品牌。”
一家华为而已,真的能影响到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吗?
首先给出几组数据,大家看一下:
2015年:5840万部,占比13.4%;
2016年:4490万部,占比9.6%;
2017年:4110万部,占比9.3%;
2018年:3630万部,占比9.2%;
2019年:3280万部,占比8.9%。
这五组数据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每年的出货量及占比,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苹果在中国市场已经出现出货量连年下降的趋势,且这个趋势并非偶然,甚至可以认定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但,这个趋势却在2020年下半年出现了逆转。
上半年,华为首次超越三星,以5480万部的出货量拿下全球第一。
可这个喜讯并没有持续多久,华为自曝:芯片短缺,麒麟或成绝唱。
紧接着,iPhone12上市,席卷整个国内市场。
仅2020年第四季度iPhone12系列的中国销量就达到了恐怖的1800万部,直接将国内品牌的总份额压制到78%,这是一个近些年来绝无仅有的。
虽然苹果在2020年上半年受到了华为手机强势的压制,但由于下半年华为全系整体“缺货”的影响,2020年苹果全年已经实现逆转,全年出货量达到了3610万部,占比11.1%。
自此,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已经实现逆转。
咱们不妨在这里做个预测,随着华为手机日益严峻的形势,2021年苹果在中国市场会取得不逊于巅峰时刻的2015年(占比13.4%)。
除了少了三星、华为的直接竞争,国内其他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缺席,也让苹果“有恃无恐”。
国内高价的“伪高端”
什么是高端手机?
首先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部定价较高,且能够得到多数消费者认可,能够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且品牌有较高的保值率,便可以认为它便是一部高端手机。
那么,我为什么起一个“伪高端”的标题呢?
1、配置拉满,价格同样也被拉满。
如何打造高端手机一直是国内厂商们头疼的一件事情,同样“高溢价”率带来的超高利润也是国内厂商想要追求的。
但纵观当下一众国内厂商在对付“高端”上面,仿佛就做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将配置拉满。去买张三的镜头,再拿来李四的处理器,加上自己悄悄研究的超充,就成了所谓的高端货。
这种看似并没有大毛病的堆砌,却总会在某一个环节上出问题。要么是操作系统,要么是硬件问题,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
这种极致堆料,反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只会让成本也拉满。
2、缺失的差异化。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两家手机厂商,都采用高通的处理器,那么消费者在选择上会有所考虑。而如果某一家厂商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却表现力不俗,会在心理上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比如苹果的A系列,华为的麒麟系列......
反过来,现在华为已经大部分采用高通芯片,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则大大降低,在国内市场反而是让它品牌影响力出现下降。
除了华为,国内多数厂商在主要零部件差异化竞争上表现力还很弱。
3、保值率。
消费者普遍有一个心理,我不会去卖二手机,但它一定要保值(物有所值)。在一份主力机型保值率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多是苹果、华为机型。
还有一点,手机的首发价保护期长短。
举个例子,某国产品牌首发价5000元,不到两个月就降到4000,这不仅让首发购买的消费者心存不满,同时也侧面证明该机型的市场品牌认知不强,受欢迎程度不高,甚至有冲销量的或者清库存的嫌疑。
当然并非说国产高端手机就是一文不值,而是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国产厂商需要走的路还很多。
以上便是苹果在国内市场出货量飙升的主要外界原因,超高销售额的背后同样离不开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转变,也就是它自身的因素。
一个学会把脉的外国“中医”
2009年,苹果与中国联通合作,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拥有一部iPhone4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一部iPhone4需要4999元,即便放在现在也可以把它划分至“奢侈品”。
但即便它在中国市场异常火爆,也有人为了它“卖肾”,即便中国的买家一度超过60%,托起苹果的半壁江山,但它依然没有“正眼”看待中国市场,乔老爷也从来没有来过中国。
这一切的原因不排除有iPhone在中国市场火爆,不愁卖,压根不用考虑营销手段的存在。
2012年,乔老爷走了,库克上线,苹果开始走下坡路......坊间甚至有“乔布斯之后再无苹果”的说法。
于是,库克开启了“中国行,我看行”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之后,库克先后15次到访中国,社交平台上更是频繁提及“中国事”。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还专门设计“土豪金版”iPhone。
围绕新春、亲情、爱情、团圆等的营销广告一个接着一个......
即便如此,依然没有阻止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量的持续下降,于是便又有了“低价策略”。
有人说,iPhone的低价是汇率问题,但之前苹果在中国的售价比之美国本土溢价多达30%,而如今则在10.5%至12.5%之间。
同时苹果还紧跟中国市场的各大电商活动,以前多是运营商参与类似双11的活动,而如今苹果官方亲自下场参与。
分析师尼尔·赛巴特(Neil Cybart)曾经指出,低价产品能提供与高价产品同样出色的体验,使更多用户能享受高端体验,苹果这样做让其他消费科技公司将很难与苹果竞争。
这里的“其他”,除了国内厂商以外,我想不到还有另外的“其他”。
最后
一个“双11”的销售额不能代表什么,但却反映出当下国内厂商与苹果之间的差距。
每一代苹果新品都会饱受诟病,什么“信号差”、“电池容量小”、“刘海屏”、“挤牙膏式升级”,什么样的吐槽都会有,然后大喊一句“抵制,不会买”......
但这一切是是非非,豪言壮语,都在“无竞品”、“降价”面前选择了妥协。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一个谁都无法撼动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的苹果......
-End-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