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主骨髓”,所以常见的骨关节疾病都与肾有关,治疗时会以“补肝肾,强筋骨”为指导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凡是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肾肿瘤、肾结核、肾结石、尿路梗阻、肾脏萎缩等肾实质疾病,均可引起骨质疏松。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实质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尿磷排泄减少,血磷升高,从而导致磷潴留。同时由于肠道钙吸收和血钙减少,刺激后甲状旁腺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脏的病变使肾脏中的1-羟化酶降低,导致维生素D的代谢紊乱,从而降低对骨骼的影响,肠道钙吸收少,导致脱钙和骨质疏松。
这些肾脏疾病是如何影响骨质疏松的?
1、维生素D代谢障碍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胃肠会进一步减少钙、血钙、离子钙的吸收,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骨组织钙化。这些变化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活性维生素D缺乏是肾脏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2、酸中毒
酸中毒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情况,酸中毒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酸中毒可导致高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加重骨吸收。在慢性肾衰竭并发骨质疏松的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酸中毒。
当氢离子停留在体内时,就会发生酸中毒,骨组织缓冲并黏住你为了自我保护而积累的酸性物质,增加骨组织的吸收。因此,酸中毒不仅仅是针对新骨钙化。或者老骨脱钙吸收是不利因素,会加重肾脏骨质疏松的发生。
3、低血钙和高血磷
正常人在一般饮食条件下,约70%的磷从肾脏排出,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肾脏排出的磷也减少,引起血磷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后,排磷障碍加重,出现高磷血症。在高血磷状态下,钙离子浓度降低,进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甲亢。甲亢增加骨矿盐的释放,加重高磷血症状态,两者相互影响。
大量的磷滞留会减少小肠对钙的吸收,增加粪钙。此外,在患者晚期,由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钙的摄入量会减少,加重负平衡,并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正常情况下,血钙低也会导致血镁低,而血磷低也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终导致磷潴留。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可能导致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关键因素。建议将钙剂+维生素D与针对此类患者的药物联合使用。但一定要注意用药前后血钙和尿钙的变化。原则上,我们应该在应用活性维生素D3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加饮食中的钙含量。
此外推荐2种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
1、补骨脂
它是豆科补骨脂的果实。味辛、温,有补肾壮阳、固精降尿、温脾止泻、平喘作用。主要用于肾虚、寒性腹泻、尿频、腰膝冷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抑制下丘脑-垂体-靶器官功能下降,调节骨代谢,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2、杜仲
这是杜仲的皮
#非常病例# #我想上头条# #骨质疏松#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