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以来,美国总统开始复古。特朗普本人戏剧性地引用了美国最著名的总统之一里根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并竭尽全力让美国人带着无限光明的未来回到里根时代。拜登比特朗普走得更远。
这位总统为自己树立的榜样是美国历史上另一位更伟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拜登公开表示,他的“重建得更好”计划将是罗斯福在21世纪的新政。
当然,从结果来看,特朗普和拜登都是模仿者。在这两位总统的“大力合作”下,美国的经济困境似乎无望。
最近美国主流媒体基本放弃讨论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和债务危机,因为美联储和美国财长耶伦直接出来“砸锅”。10月,美国银行直接抛出了一组图表,指责美联储失去了对通胀预期的控制。华尔街大空头之一美国银行首席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公开诅咒人们,称美联储对通胀的预期“令人困惑”。
10月底,由于美联储的混乱行为,美国两位主要经济学家,前财政部长萨摩斯和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也“互撕对方的名字”。前者认为美联储应尽快采取措施抑制通胀,后者则认为央行不应反应过度。
耶伦在应对债务危机方面的表现更令人震惊:财政部长表示,她支持永久取消债务上限,这样美国财政部就可以发行任意多的债券。简单来说,就是让美国直接开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永远靠借新债还旧债。
从上面的闹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在处理自身经济问题时找不到原因和有效措施,于是在国内一轮又一轮的口水仗,在国外干脆放弃治疗:反正美元是二战后全球金融体系的支柱,世界一时找不到替代品,那就趁还能割韭菜的时候多割几茬。反正过了几年,现在的官员和总统都下台了,我不管。
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自然迎来了世界各国新一轮的反弹。
10月,俄罗斯央行发布了一组数据。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俄罗斯央行国际储备中,美元占比从23.7%下降到20.9%,人民币占比从1%上升到13.2%,黄金占比从0.7%上升到21.5%。
减持美元已基本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较第一季度下降0.3%,至59.2%,为近25年来的最低值。21世纪初,这一比例一度接近四分之三,但现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50%下降。
在去美元化方面,俄罗斯无疑是深度冲锋。早在今年7月,俄罗斯就公开宣布将美元资产从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中彻底剔除,转而增持黄金和人民币资产。
11月3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国际合作与地区政策部主任维克多克拉多夫在接受斯普特尼克通讯社& amp广播:放弃美元结算可以很好地抵消美国经济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风险。
俄罗斯长期处于去美元化的前沿。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国家受美国的苦太多了。苏联和俄罗斯都受够了美国经济手段带来的痛苦。
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复杂,可以单独延伸成一个系列,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承认戈尔巴乔夫急于推动经济改革,以至于苏联最终“迈了太大的一步”,再也没有朝政治改革甚至解体的方向回头。一个重要原因是冷战中后期,苏联GDP被西德和日本这两个资本主义国家赶超,引发了苏联内外关于计划经济的质疑。
在这些质疑声中,戈尔巴乔夫匆忙推出“500天计划”,希望苏联在1990年11月1日至1992年3月14日的500天内跑进市场经济,实现“美国梦”。
mg.com/large/pgc-image/263d72d763384196b1177d0a1f887079" alt="借经济学家之手击溃卢布,尝到甜头的美国,掀开了金融大战">
当时,美国对戈尔巴乔夫做出承诺,表示如果苏联成功完成了这份“500天计划”,那么他们将会为苏联提供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不过,在“500天计划”这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名字背后,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情报机构其实还给苏联这场激进的经济改革,以及从苏联解体到9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之间差不多10年的经济动荡起了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臭名昭著的“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最早是源自医学术语,本意是,在一些病例生命垂危的时候,直接向病人注入大剂量的药物,杀死带有病毒的细胞。不过,在大剂量药物的作用下,健康的细胞也会在一段时间处于休克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听天由命,如果健康的细胞能够撑过去,那么病人就能从休克中复苏,最终康复。如果健康的细胞撑不过去,那么病人就“过去了”。
这个概念,用在经济上,顾名思义,就是全面放开市场,让苏联的所有国有企业进行四有化改革,让整个苏联无缝对接西方自由市场模式的轨道。
对于苏联经济而言,“500天计划”是一场灾难。
在冒然开放金融市场之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在苏联境内成立了大量独资或者合资的皮包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它们拥有独立核算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金融领域,它们看待一片空白的苏联,基本上就是华尔街精英看幼儿园小朋友,属于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这些私人银行在抢占了苏联的金融市场后,运用自己先进的金融知识和热情的服务态度,成功从俄罗斯民众和企业手中大量吸储、收购苏联国有企业下发的私有化债券,还从央行里套取大量的卢布贷款,直接把苏联挖空了。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贷款是要还的,储户的本金也是要还的。那么,如何在归还债主同样数目卢布的前提下给自己套现呢?那当然就是让卢布贬值了。
那么,如何让卢布贬值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让市场上一下子涌现大量的卢布,卢布自然就贬值了。当时美国资本利用苏联金融市场监管的真空期,通过皮包银行套取了大量卢布。
只要他们率先抛售,让卢布出现贬值的迹象,那么必然会引发市场的担忧,与此同时,再配合上舆论战的攻势,唱衰苏联经济,渲染恐慌情绪,引发市面上其他持有卢布的“散户”的恐慌性抛售,那么卢布就会一头栽下去,再也站不起来了。
苏联经济改革不设防的姿态让美国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得肆无忌惮。随着恐慌情绪的蔓延,市场上的卢布很快超过了苏联政府能承受的极限。
与此同时,曾经口口声声要帮助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接纳入“自由世界”的西方国家也干脆利落地抛弃了苏联:经济改革失控之后,戈尔巴乔夫多次联络“七国集团”的首脑,肯定对方遵照之前的承诺向苏联提供财政和经济援助,但除了口头上的称赞和鼓励之外,这些国家说,因为苏联国内局势不稳,所以没办法提供实质性的资金和贷款,只能给出“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就这样,到了1991年的圣诞节,苏联给了美国一份大礼。
然而,这位巨人的“休克”远没有因此结束:在未来的7年之中,美国的经济学家在这位植物人身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彻底把这位巨人掏空了。
苏联的解体带来的政治恐慌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进一步打击了民众对卢布的信心。尽管俄罗斯和苏联“无缝衔接”,但俄罗斯激进派的一群逻辑鬼才认为,红色巨人的倒下,不是因为自己主导的经济改革失败了,而是因为这个制度本身就是失败的,连改革都救不了,所以,只有推行更激进的经济改革,才能让俄罗斯和西方接轨。
这种奇妙的逻辑给后来美国经济学家推崇的“休克疗法”提供了在俄罗斯放肆生长的土壤。俄罗斯新政府成立后,美国经济学家,曾经担任美国总统顾问的杰弗里·萨克斯,受聘成为了俄罗斯的政府“顾问”。而萨克斯,正是提出“休克疗法”的人。
在萨克斯的带领下,1992年开始,俄罗斯继续推行自己的“经济改革”。这一轮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次性地、大范围地全面放开物价,完全依赖市场定价,直到形成自由价格制度,从而构建出视线经济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大规模推行私有化;推动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外经贸活动自由化,等等。
当时的俄罗斯激进派、萨克斯的支持者认为,“休克疗法”的内涵就是让经济自由化,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确立私有制。俄罗斯原国务秘书、叶利钦政治上的左膀右臂布尔布利斯曾经在电视上公开宣称,这种改革能够让俄罗斯的经济彻底摆脱“官僚机构”的束缚,让俄罗斯的社会恢复富足,实现所谓“政治和经济的自由”。
但事实是,“休克疗法”没有给予俄罗斯人民自由,只给予了物价飞速上涨的自由,和以美国资本为首的国际游资收割前苏联遗产的自由
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的物价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路飙升。俄罗斯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到1992年,俄罗斯社会消费品的价格和服务费用,比1991年整整高出了26倍;与1990年相比,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6700%。仅一年的光景,许多商品的价格便上涨了100倍甚至更多。
为了平抑物价,俄罗斯政府想出了一个更天才的计划:持续发行新的货币来替代疯狂贬值的旧货币,抑制市场的恐慌情绪。1993年7月,俄罗斯政府宣布,不再发型1961~1992年的卢布纸币,同时发行新版卢布,到1994年11月25日,这种新卢布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3235新卢布。
1998年1月,俄罗斯增幅又宣布发行更新一版卢布,兑换比例为1000现卢布=1新卢布,也就是说,这版卢布一发行,居民的储蓄财富瞬间就缩水了一千倍。
1992年以前,俄罗斯的平均工资在260卢布上下,当时,在莫斯科乘坐一次地铁,仅仅需要支付5戈比,也就是0.05卢布;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平均工资就涨到了90万卢布上下,地铁票价也变成了2000卢布。
在1000倍的通货膨胀率下,俄罗斯人民当初兴高采烈地存进银行的卢布几乎就成了废纸一张。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只要花费少到几乎可以不计的美元,就能够平了自己在10年前,卢布对美元的汇率还是1:2.8的时候,在苏联私有化改革浪潮中借贷的苏联的资产,倒霉的,只有对金融游戏懵懂无知的俄罗斯人民。
苏联曾经是一个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对苏联吃干抹净,直接关联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收割了苏联的美国,基本上就相当于直接继承了和自己原本家底差不多的一座金矿,即使什么都不干,坐在那里干啃,也够吃好几年的。
也是从苏联解体开始,美国的资本开始尝到了靠金融手段收割别国的甜头,在石油美元的货币体系下,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游资开始和能够左右“金融潮汐”的美联储打出了一轮又一轮的配合,掀开金融大战,开始周期性地靠着金融优势操纵汇率,拿印出来的美元收割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
在1997年,美国像做空卢布一样,做空了泰铢,直接引发了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2015年开始,为了补足2008年美国政府补贴华尔街的“肥猫”造成的金融亏空,美国又试图对中国故技重施。
在这一年,美国对中国发起了金融战,美联储加息推动资本回流的同时,以奥巴马还主导签署了把中国排除在外的TPP协定为标志,美国开始不断唱衰中国经济,通过舆论战来营造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一种氛围,引导在中国的国际游资加速撤出,小号中国的外汇储备,希望能够极限压缩中国手里调控汇率的工具,而一旦汇率失控,必然引发恐慌性挤兑,人民币被大量抛售,做空也就指日可待了。
幸运的是,一来,中国早早地就吸取了苏联时期的教训,牢牢地把控住了自己的金融市场,国际游资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给自己留下了更多斡旋的空间。
二来,我们应对及时,迅速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面在股市拆杠杆,抢在美联储加息之前把上证指数打回了3000点一下,一面启动汇改,实现了有序的贬值,避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从而把汇率稳定在了6.2,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美国现在的困境也正源于此:美国如今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对全球经济的一轮又一轮收割之上的。但同样的手段用了太多次,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都已经纷纷开始提前为了应对这种收割做好准备。中国成功应对之后,有样学样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的窟窿越来越大,收割小国没办法不足亏空,但能喂饱美国的大国又都时刻保持警惕。美国现在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只能干着急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