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护健图文】病毒居然可以在手机上存活这么久?!谨防病毒乘“机”而入!
疫丨情丨防丨控丨我丨们丨在丨行丨动
抓好 冬季
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 不可放松
做好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李玮琼(1986―)女,护师,本科,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后疗室(危重病学科)护士长助理,主要从事危重症护理。
引言
本期 “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后疗室(危重病学科)护士长助理李玮琼,为我们讲讲关于疫情防控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人如果出门不带手机,那就好像“丢了魂”一样,干什么都不方便!可是,你知道吗?捧在手中的它已是“菌痕累累”!
要知道,新冠病毒传播途径除了飞沫传播外,最主要就是接触传播。也就是说,日常除了戴口罩、洗脸、洗手外,如果忽视了接触过的物品(比如手机)消毒,摸过物品的手再接触口鼻、眼睛,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新冠病毒可在手机屏幕上存活多久?
《环球时报》2020年10月12日消息,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在钞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个月。据美国彭博社2020年10月11日报道,澳大利亚疾病预防中心科学家表示,新冠病毒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在室温20℃的环境下,可以在手机玻璃屏幕、塑料表面、纸质钞票等光滑表面上存活 28天。
手机为什么会成为病菌的温床?
据报道,英国萨里大学学生进行的实验显示,手机是细菌温床,甚至带有可致病的金黄葡萄球菌。萨里大学学生将手机表面的细菌印在一个培养皿中,3天后赫然发现,培养皿滋长出多种细菌。
手机玩的发烫了,还不愿意放手?那么这个温度对于病菌来说就是最舒适的温床了。手机在工作时会有发热现象,这种条件恰好为细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附着于手机机身之后,细菌病毒就开始了大量繁殖。尽管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辨别,但无处不在的灰尘聚集成为了细菌病毒繁殖实实在在的基地。
图片来源:网络
使用手机过程中哪些需要注意?
疫情期间分清手机使用场合,不该用时尽量不用。在公共交通、卫生间、接触过公共物品没洗手前尽量不用,如要使用记得勤洗手。手机到底有多脏,主要取决于机主双手的清洁程度。只要你的双手干净,手机也就不会有多脏。
外出公共场所(医院、超市、菜场等等),可以给手机加件“防护服”——透明防尘袋,在你回家时再把这件“防护服”脱下,脱的前后都要记得洗手。
不要边玩手机边吃东西,杜绝“病从口入”。在洗完手后,最好能用含酒精的湿纸巾擦擦手机。
图片来源:网络
接电话时尽量使用耳机,避免接触眼、口、鼻。
用手机保护套的,要定期更换手机套,尽量减少手机装饰物。
用完手机,不要用手擦眼、揉鼻。鼻腔和眼部粘膜很容易让细菌侵入,如果感觉眼部不适,请用干净的棉签、纸巾处理,不要直接“上手”。
怎么给手机消毒?
75%的酒精
新冠病毒对酒精比较敏感,浓度为75%的酒精作用1-2分钟就可以有效的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浓度过高或浓度过低的酒精都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75%的酒精不具腐蚀性、易挥发,不会对人体和手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在这里也特别推荐大家使用。要注意避免喷洒酒精,使用酒精消毒液时要远离火源、电源,建议用无纺布、棉布擦拭。
图片来源:图虫
含氯消毒液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包括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片等。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75%的医用酒精棉球(片),也可使用软布蘸取稀释后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
84消毒液直接用原液消毒效果更好吗? 不可以!市面上卖的84消毒液浓度为5%~10%,是需要大量稀释的,通常要稀释到250-500mg/L。譬如:10ml 84消毒液加1000ml冷水,搅拌均匀就可以使用了。 使用时要注意:不能与洁厕灵等消毒清洁产品同用,避免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不推荐与酒精同用;使用时避开皮肤、眼睛、口鼻,佩戴口罩、橡胶手套和防水围裙。
湿巾纸
选择有纯水和植物提取物的无纺布制造而成的湿巾纸,同时也可以选择消毒湿巾纸。75%酒精消毒湿巾,采用75%酒精成分+纯化水,不仅能帮助灭活新型冠状病毒,还能杀灭其它细菌,消毒清洁,避免病毒的接触性传播。无论在日常使用还是办公使用或者出行,都是非常方便可靠的。
给手机消毒有哪些注意事项?
75%酒精易燃,使用时须注意安全,不可喷洒;
不可在手机充电时消毒;
建议消毒时关机,消毒完成后再开机;
确保手机的正面、背面、侧面均擦拭到位;
擦拭听筒、充电口、耳机孔、按键时应小心,避免消毒剂流入,否则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
如果戴了手机壳(套),记得也一并消毒;
一般的塑料、硅胶、聚碳酸酯等材质的手机壳均可使用酒精擦拭,但不适合皮质、皮革手机壳。
勤洗手,多消毒,谨防病毒乘“机”而入,为了身体健康,加油吧!
图片来源:网络
专业审核: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护理部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口罩戴错=没戴口罩!八大误区,让病毒“趁虚而入”
“防疫”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 “号内搜索”“护你健康”“号内搜索”“防疫 ”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 “护你健康”栏目,进入 “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