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字义
大挠
拼音:dà náo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ㄋㄠˊ
解释:
1.亦作"大桡"。
2.传说为黄帝史官﹐始作甲子。
古代诗词
宋代.文天祥.赠萧巽斋:「未有大挠书,先有伏羲易。」
明代.刘基.上云乐:「大挠作甲子,编户星宿来当差。」
清代.龚自珍.因忆两首 其一:「大挠支干始,中年记忆荧。」
宋代.王质.赠开怀道人:「大挠十干十二支,衍作六十花参差。」
宋代.薛季宣.孙元可赋张公石室诗句语险怪辞峰秀拔读之如神游洞府而陵果为之奔属也非身行此洞不知此诗之工盖其质似卢仝而文丽多之如又加鞭当千里一瞬其视刘叉马异得名浪矣诗文与我过当诚无足以当之牵韵勉酬真添薪煮箦之举:「大挠甲子有穷尽,尔乃禄命难考求。」
基本字义
大dà(ㄉㄚˋ)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dài(ㄉㄞˋ)
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tài(ㄊㄞˋ)
1、古通“太”。
2、古通“泰”。
基本字义
挠(撓)náo(ㄋㄠˊ)
1、搅,搅动:“使水浊者,鱼挠之”。
2、扰乱,阻止:挠乱。阻挠。
3、弯曲(喻屈服):挠曲(qū)。挠折。挠志(屈节从人)。百折不挠。
4、搔,轻轻抓:挠痒。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