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时间最长也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所以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中华文明感到骄傲!但是,自从100多年前新文化运动开始,西方文明传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自己的文明极度不自信,甚至全盘否定,把“孔孟之道”定义为“封建落后”的文化。因此,我国近三四代人都没有受到过“经典”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我就是其中之一。《四书五经》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部,但是我知道一点点。
最近去书店给闺女买了一本儿童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荐阅读》。最近几天每天和她一起背《大学》的一小段,发现受益匪浅。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这些“经典”作品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降低价值。相反,它们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更新生命力,从而流传千古。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垃圾信息太多,让孩子和家长很难防范。
在中国近2000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每个朝代的杰出人物都接受过经典教育,或者说基本上都是通过“经典”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当代的伟人,甚至是领袖,在演讲或者作品中经常引用“经典”的名句。
那么,哪本书更适合孩子读“名著”呢?有人说我是从“三字经”开始的,也有人说我是从“弟子规矩”开始的。然而,我是从大学开始的。
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也建议,最好让孩子从《大学》开始读“经典”,培养诚信。《大学》中的三个方案、八个项目,明确规定了人生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新民主主义的先驱、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者孙中山先生致电《大学》:“中国政治哲学是最系统的学问,其中人格、知识、诚、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方法和修养目标,都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
有人说“经”都是讲“大道理”,这是真的。但是,在今天的语言中,我们的祖先用“大数据”统计、总结、分析了几千年,这是一个相对正确的真理。如果从小不让孩子知道“大道理”,那么他们就会讲小道理、歪道理,就会玩“小聪明”。童年和青春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
按照“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说法,“欲修之道者,先修其知能。”善良能干是上天赋予的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说的“良心”。王阳明说:“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弟)自然知兄(哀),见子入井自然知慈悲。这是良心。”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建立自己的内在规范、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将来做一个正直的“君子”,那么我们作为父母的晚年可能会更幸福、更少烦恼,这是我的想法。当然,“经典”教育只是引导孩子的教育方法之一,可能有很多有用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但都是方便的方法。只要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方法。
读中国经典,悟出人生智慧,陶冶品格良知,建立天地人性!
抛砖引玉,与同胞共勉。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