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我们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情景:角色在交代完想说的话之后,突然喷出了几口老血——按一贯“套路”摸索,这个角色怕是马上要“杀青”了。
而除了大家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内伤”,吐血最凶险的就当属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中医师刘肄辉提醒:这种类型的出血有时十分严重,并在短时间内可达数千毫升,甚至可危及生命,65岁的杭州市民姚大伯就刚经历了这种生死时刻。
两周前,他在吃饭时突然一阵腹痛,咳嗽了几下,擦嘴的纸巾上就出现了一滩血,“应该是老毛病犯了。”起初,他并不在意。
原来,姚大伯患有严重的酒精性肝硬化,并已经出现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呕血正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出现的症状,“这种情况之前已有几次,每次治疗后,病情会好转”,虽然医生反复提醒他千万戒酒,可姚大伯却当成了耳旁风,最终发展成了肝硬化晚期。
姚大伯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消化科就诊,完善内镜检查后,刘肄辉医生安排他进行了内镜下食道静脉套扎术,手术很顺利,他的病情也逐渐好转稳定下来。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手术后第三天,姚大伯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呕血、便血,伴有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表现,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经过气管插管,输血治疗等紧急抢救,姚大伯的生命体征开始慢慢稳定下来,但仍有持续不断的便血。
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提出,请消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会诊:理论上有再次内镜下治疗,三腔二囊管,TIPS,手术等治疗方案,但每种方案都各有利弊。
医生们对姚大伯的病情进行了讨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确定方案:先是消化内科医生在内镜下给姚大伯置入了三腔二囊管,通过水囊的压迫作用暂时止住了出血,而后外科手术医生给姚大伯进行了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暂时解除了继续出血的风险。
而此时,姚大伯的血肌钙蛋白又出现了明显升高,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再次提了起来: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
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这些治疗偏偏又是加大出血风险的,无法在姚大伯存在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下进行。
幸好坏死心肌的面积不算很大,姚大伯的心脏还能进行相对正常的工作。在重症监护室医生的严密观察和治疗下,姚大伯生命体征稳定。一周后,他终于转出了重症监护室。
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后,姚大伯非常感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他的“救命之恩”。
他后悔地表示:现在身患多种疾病,都是年轻时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以前嗜酒嗜烟,仗着自己身体好,以为没什么关系,结果已经得了酒精性肝硬化,并出现了食道静脉曲张等严重的并发症,这次大出血差点就要了他的命。“年纪大了后又患上了冠心病,这次并发急性心梗就和心脏基础情况差有很大关系。”
姚大伯尽管这次好转出院了,但并非就此高枕无忧。
刘肄辉医生解释:因为肝硬化晚期不可逆转,出血仍可能再次发生。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经历肝脏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三部曲而形成。除了遗传、个体差异等影响因素之外,一般饮酒超过5年,男性每天饮酒量≥40g/d,女性每天饮酒量≥20g/d,就可能会被诊断为酒精性肝病。
早期阶段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轻微的消化不良。
很多患者不够重视,确诊后还继续酗酒,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消瘦、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牙龈出血等症状,还伴随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我国肝硬化的患者不在少数,发展到食管胃底静脉出现曲张的程度,血管壁张力较高,管壁变薄。此时食用粗糙的食物,用力排便、咳嗽甚至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大量呕血、黑便的情况,需要进行药物、内镜或手术甚至肝移植等治疗。”
一旦出现这种并发症,就代表着肝硬化已至晚期,不仅治疗效果差,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刘肄辉温馨提醒:
1.长期大量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请医生评估肝脏情况,若出现肝脏损伤,切记绝对戒酒,可适当服用护肝药物,阻断病情进展。
2.有慢性肝病患者,定期按时复查,若出现肝硬化征象及时干预。
3.肝硬化患者每年应复查胃镜,及时干预,争取将出血风险控制到最低。
4.确诊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平素应无渣或少渣饮食,笋干、坚果等食物为禁忌,避免剧烈活动或用力排便、咳嗽。
5.若出现呕血,卧位时头偏向一侧,立位时头低下,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