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老二孩子的心理,二孩家庭大孩的心理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夏进

随着中国二胎和三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许多父母都在考虑是否在独生子女的基础上再添一个弟弟或妹妹。然而,多生一个孩子并不仅仅意味着多生一个孩子。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爱的平衡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二孩家庭易忽视老大的需求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二胎到来后,很多家庭的老大因感觉被忽视而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出现极端行为,酿成悲剧。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科副主任刘雨欣医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决定抚养两个孩子的父母,要特别关注大哥的心理健康。

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认为自己给了每个孩子同等的爱,但现实中,父母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却没有意识到。

刘欣看到,在二胎家庭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忽视了老大的需求。在新宝宝到来之前,很多家长都没有和老板充分沟通。新宝宝到来后,老板通常会有一种失落感,以为自己可以独自享受全家人的爱。现在新来的弟弟或妹妹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爱和全家人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倒退的行为。比如孩子可以独立大小便,独立吃饭,独立穿衣服。新生婴儿出生后,他们突然失去了所学的生活技能,变得什么都不会。他们开始像婴儿一样尿床和尿裤,他们不能自己吃饭或穿衣服。刘雨欣解释说,孩子的退步行为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家人忽视和忽视。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们也变得像婴儿一样,什么也做不了,希望重新获得全家人的关注。

有些孩子会生气,甚至在大人不在的时候偷偷欺负宝宝。这些孩子发脾气欺负宝宝,是因为他们觉得委屈,不懂得表达和发泄。

刘雨欣告诉记者,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原本独自享受着来自家庭所有成年人的爱。当第二个孩子出现在家庭中时,他们经常感到不舒服,需要一个心理转变的过程。

准备生二孩时一定要事先跟孩子进行充分沟通

“当一个家庭准备要两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充分沟通。”刘欣说:“沟通需要一点一点慢慢来,不只是说一次话的问题。这是新生儿出生前后一个漫长的过程。”

她建议,从妈妈怀上新宝宝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家里的孩子进行慢慢的教育和渗透,让他知道家里还会多一个弟弟妹妹,他会自己玩。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并尽量让大哥参与弟弟或妹妹的出生过程。如果条件允许,母亲可以在产前检查时带着孩子,让他通过b超看到宝宝心脏的跳动,让他感受到一点生命在慢慢成长,从而增加他对这个新生命的感受。

另外,在新生儿出生之前,父母可以给孩子灌输做好哥哥或姐姐的思想,并教会他们如何去做。新生儿出生后,父母要尽可能多的关注老板。刘欣特别指出,二胎出生后,家里的父母和大人很容易不经意间冷落了老大。其实在这期间,大一点的孩子需要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这样才不会失去安全感,才能够和新生宝宝相爱。

新生儿出生后,父母要时刻给大孩子拥抱,及时反馈他的需求,让大孩子充分参与到照顾小孩子的过程中,让他获得成就感,让他觉得“长大后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照顾弟弟妹妹”,这样可以培养大孩子坚强独立的人格,让他们更有责任感。亲朋好友看望新生宝宝时,不要忘记给大孩子准备一份礼物,也不要让大孩子感到被忽视。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必须“一碗水端平”

刘欣认为,孩子之间的竞争关系必然会发生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会争夺父母的注意力和家庭资源。如何让孩子“相爱”而不是“自相残杀”,是对父母育儿方式的考验。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一定要有公平的态度,“一碗水端平”,不能偏袒某一个孩子。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大一点的孩子说:“你是哥哥,你要做榜样”,“你是姐姐,你要给弟弟妹妹让路”。这对大一点的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会让大一点的孩子感到委屈,被剥夺了爱和权利,也会让孩子觉得被宠坏是理所当然的。这不利于两个孩子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孩子进入社会后,会因为觉得别人不总是跟着自己而感到挫败。

应根据孩子各自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并不意味着对每一个孩子都照搬同样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刘欣指出,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需要了解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特点,给予适合他气质特点的关注和教育方法,不能抹杀孩子的天性,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模一样,或者一味要求一个孩子向另一个孩子学习,以另一个孩子为榜样。

在刘雨欣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老少之间的秩序”,可以说是众多子女家庭教育的“法宝”。父母可以给孩子灌输“老少有序”的观念,树立大孩子的权威,这样不仅能让大孩子感到关心和尊重,还能让大孩子感到更有责任感,更愿意照顾弟弟妹妹,处处树立榜样,从中获得价值感。同时,孩子也能懂得尊重大一点的孩子,懂得感恩,让两个孩子更加相爱。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6285.html

(0)

相关推荐

  • 恒瑞医药是科技股吗,恒瑞医药公司股票

    恒瑞医药(SH600276)$根据最近公布的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恒瑞已不在基金持仓50强之列,但去年这个时候并未进入前十。 在极端情况下,恒瑞被公基抛弃。 我的感觉和我的一样。几个...

    生活 2021年10月31日
  • 月亮妈妈歌曲的意思是什么,月亮妈妈这首歌表达了什么

    你有多了解妈妈?月亮星座象征着母亲,从母亲怀孕前后所处的环境、内心世界、安全感需求等,连同母亲吃下的食物和营养,所有的总和都会形成信息输送给肚子里的小孩。下面我们来通过自身的月亮,看看我们的妈妈在孕期时,内心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生活 2021年11月29日
  • 蚂蚁更新员工福利,大厂卷起来了吗?

    前两天,蚂蚁集团发一封内部信,升级员工福利。对蚂蚁员工来说,这肯定是好事,对其他公司来说,不一定。 大家先看内部信,后面说说不一样的几个观点。 一、蚂蚁员工福利解读 蚂蚁升级的员工福利简单的拆为三个部分: 1、新员工福利(工作3年内) 蚂蚁说,为社会工龄3年内的员工提供安家补贴,每月最高补贴2000元(北上广深杭),其他城市1500元,随工资发放。 这个补贴,的确能为新员工进入职场后减压。记得字节跳动的住房补贴1500,但是,对员工住宿的距离是要求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为了解决员工通勤问题(员工住得远),很多大厂,都习惯搞了很多班车路线,偏偏阿里是不太喜欢搞班车的。 马云曾经说,“我在公司内部一直坚决反对班车,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班车。为什么?因为我看太多国有企业都开了班车,现在却关门了”。马云还说,“所有员工到杭州来找工作,我们是不安排宿舍的,如果你连房子都找不到,我并不相信你是个人才。” 马云以前说的没错,员工要学会自己长大,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多一些员工关怀,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2、老员工福利(成家、有孩子的) 蚂蚁给到家长们10天带薪育儿假,而且“就高不就低”,的确这属于响应国家政策。 上次我们整理育儿假文章的时候,上海北京都是5天,浙江还没完全发布,目前各地标配是10天,稍微多一些的,像山西、青海是15天,安徽也是10天,但可以延长到小孩6岁。 这次,蚂蚁没有更新女员工的产假待遇,目前全国各地政策是从158天到188天不等,企业可以在这个法定基础去增加。 员工产假待遇在企业其实略有敏感的,不是所有的员工福利项目都公开去讨论,因为这里涉及员工公平感等问题。 3、所有员工福利 蚂蚁公开信更新了两项: 一是交通费,意思是员工下班打车费是可以报销的,以前是晚上9点,现在提前晚上8点,鼓励大家早下班,导向是好的。 二是Outing费,可以理解团建费、旅游费补贴,每人1200提高到2000人/年。 Outing这个事,最近有一定的争议,如果直接货币化,或员工自行旅游回来找公司报销,大家肯定没有意见,但是,outing在阿里,相当强制性的团建,员工往往自己还得贴钱。 关键点是,“团建”已经被人污名化了,相当“996、007”,涵义跟以前那不一样了,现在“团建=大型pua”。 二、谈谈几个观点 1、蚂蚁有心了 蚂蚁这几个政策,对蚂蚁员工来说,实打实的说是好事,既有普惠福利(覆盖所有员工),也有特殊福利(覆盖部分员工),据说,现在阿里员工强烈要求,整个阿里集团要跟进蚂蚁的政策,估计快了。 从腾讯的员工退休计划,到蚂蚁更新员工福利套餐,大厂们在员工投入真金白银,值得肯定。 2、大厂有一种病 有一个想法,一直想说出来。 很多互联网大厂,都有一个特长(毛病)——特别会包装、加滤镜,住房补贴要叫“安家补贴”,旅游费、团建费要叫“outing”,满口黑话,也许让员工听起来舒服,但本质没有变。 如果是外企,的确会有很多术语,暂时没有在中文找到最准确的翻译,延用一下也无妨。本土的各类互联网大厂,难道中文词汇量真的不够用了吗? 3、员工福利的意义 跟互联网大厂比,相反,太多传统的大厂,又太保守、死脑筋,刻板的认为互联网大厂“不着四六”,只会营销,吸引眼球。 其实,员工关怀、员工福利改善政策是用的、有价值的。短期内,在解决招人、留人方面是“立竿见影”的,从长期来看,生产关系本身是可以反作用生产力的。 也可以简单的把“员工福利”理解为一种营销,目的让外界和员工觉得这个公司是“与时俱进的、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这个叫“雇主品牌”,媒体管这个叫“社会责任”。 有空,再深入跟大家聊这个话题。

    科技 2021年12月14日
  • 收购百世汇通,野蛮发展的极兔速递,将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什么?

    68亿元收购百世汇通,这只去年才进入快递业的急速兔子将整个快递业搅得风云变幻。

    科技 2021年11月2日
  • 如果孕妈有这三个症状,即使预产期还没到,也要提前去医院待产。

    每个妈妈应该都非常了解,孕期除了种种不适以外还会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前期不确定胎儿是否平安健全,所以会有一项又一项的检查,后期不确定胎儿何时生产,所以会有实际推算预产期,但是经历过的宝妈都知道预产期并不是作为临产前的唯一的准确的信号,有时候身体出现一些症状时无论预产期到没到,都表示着即将要生产,需要尽快赶往医院。

    生活 2021年10月23日
  • 小鹏轿跑价格,小鹏汽车产能

    36氪获悉,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旗下的飞行汽车将于2024年量产,价格计划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科技 202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