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年轻人都是些什么人,为何中年男人忽然迷上钓鱼了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正解原件

在Tik Tok,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视频话题。

从南京主城到高淳S9线,一大早总能看到一群大个子扛着鱼竿、水桶等钓具。公共汽车一到车站,他们就比赛,鱼跳了出来。

赶最早的地铁,钓最肥的鱼。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南京这一群爱钓鱼的大老爷们,给南京S9线贡献了最稳定的客流。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其实不只是南京师傅爱钓鱼。

2021年初,《2020抖音数据报告》发布。

数据显示,2020年,与Tik Tok平台和钓鱼相关的视频获得超过8亿点赞,而钓鱼话题下最受欢迎的三个话题#钓鱼、#钓鱼人、#户外钓鱼已经被播放超过1000亿次!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然而,话说回来,中国男人喜欢钓鱼,这似乎不仅仅是当下。

原来,小学课本上有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诗,叫《小儿垂钓》,上面写着:

至少在唐朝,有捕鱼。

因此,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娱乐活动,只有钓鱼才像仙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中国钓鱼。

哪里有水,你就很容易看到渔民。

中国有多少钓鱼爱好者?

2015年中国渔协给出的数据是:1.2亿人。标准不低:每年至少可以参加4次钓鱼活动。

中国的河塘那么多,钓鱼是个人活动,很难统计出钓鱼协会的数量。

问题是,为什么钓鱼的魔力这么大?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俗话说钓鱼穷三年,玩鸟毁一生!摄影是个坑,谁进去谁就得到!

ata-track="280">

钓鱼看起来没有玩摄影那样费钱,但烧起钱来,普通人也扛不住。

根据《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0)》,2019年,我国全年休闲渔业产值达943.18亿元,占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的3.57%,占涉渔第三产业产值的12.45%,同比增长12.34%。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2019年休闲垂钓及采集业营业额约284.16亿元,比2018年增长8.53%,占全国休闲渔业产值的30.13%。

其中,淡水垂钓及采集业约229.98亿元,占80.93%;海洋垂钓及采集业约54.18亿元,占19.07%。

而和钓鱼产业息息相关的休闲钓具、钓饵和水族设备产值分别约为41.33亿元、9.73亿元和30.30亿元。

如果把整个垂钓产业相关服务和装备算上,差不多每年有超过400亿的市场规模。

400亿意味着什么呢?

拿人们更为熟悉的马拉松比赛来比较下。

2019年《中国路跑运动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消费总额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为288亿元。

消费品领域可以对比下口红,中国口红市场在2018年是131亿元,预计在2024年才能达到300亿元市场规模。

目前,中国钓具生产企业目前多集中在山东威海。

这里聚集了从钓鱼竿到鱼线以及相关户外钓鱼装备等4000家生产和销售企业,2010年,威海全市规模以上渔具企业就实现销售67.7亿元。

其中,有家企业光卖钓鱼专用的仿生鱼饵,2020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6000万。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不懂钓鱼的人可能要问,钓鱼有这么费钱么?不就是一根钓竿,挖点蚯蚓就行了么?

这个问题还真是因人而异,甚至因环境而异。

钓鱼如果讲究起来,那门门道道也是不少。

钓不同的鱼,在不同的钓鱼场地,装备要求也不一样。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比如,喜欢海钓的人应该听说过一款名为“大力士”远洋海钓重型钓竿,这款碳纤维制成的,配上电动渔线轮、鱼饵等配件的路亚竿,价格超过3万元人民币。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路亚是英文Lure的谐音,原意是引诱、诱惑的意思。

这是一种与传统静态垂钓不同的仿生饵钓法,是通过悬挂的鱼饵模仿昆虫动作来引诱鱼咬食的钓法。

这款鱼竿贵有贵的道理,看似纤细的钓竿韧性极为强悍。

在其广告宣传中,配上专用鱼线就能拖动一辆近3吨的卡车。至于钓数百斤重的鲨鱼、金枪鱼等大型鱼类更是不在话下,堪称鱼竿界的王者。

而配套的电动渔线轮也和传统的渔线轮不一样,这是纯粹的高科技产品,里面置入了芯片,不仅动动手指通过内置马达就能拖拽鱼线与大鱼博弈,更能对所在水域的水深、温差有记录和分析,是海钓者手里最炫酷的神器。

这种电动渔线轮即便是国产,每副单售的价格也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有个喜欢钓鱼的朋友举例,作为钓鱼发烧友的他经常和朋友开车外出钓鱼,装备也十分专业:

4米5某品牌综合钓竿一副400元

鱼漂:5支150元

鱼饵:50元

子线4盒:120元(0.2/0.4/0.6/0.8)

抛竿及线轮3套:200元

钓箱:200元

其它配件(伞、休闲椅、鱼护、帐篷等):300元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这样一套装备已轻轻松松过千元。

还只能算是入门级的钓友装备,若是对钓具稍微讲究点,装备动辄过万在钓鱼圈也并不稀奇。

况且,炎炎烈日或者寒风凛冽的环境几个小时钓下来,没有合适的辅助装备,再惬意的钓鱼过程也变成了煎熬。

因此,对于钓鱼人来说,该花的钱就必须花,省都省不了。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这还没算上因为钓鱼而消耗的饭钱、交通费、停车费,还有各地根本没法算清楚的钓鱼场地费。

即便去一些水库、野塘,也可能是人家承包的,差不多每次要花费30-50元不等。

钓友也有自己的圈子,如果经常在一起钓,那么彼此装备就不可能相差太远。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既然钓鱼也有圈子,那有圈子就有排名。

我国的钓鱼赛事主要由各级钓鱼协会主办,从中对参赛钓手进行等级认证和积分排名,也涌现出无数钓鱼高手。

比如,在钓鱼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国“钓王”邓刚,国家一级竞钓大师,江湖人称邓鲢鳙。

他本人是一家渔具公司的负责人,曾于2020年在惠州东江连续两天斩获百斤大青鱼。

他现在也是某视频网站顶流的钓鱼达人,粉丝超过千万。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再比如国家级竞钓大师李大毛,江湖人称李大盘、填湖真人。

他是《游钓中国》栏目特约嘉宾,2018年曾在节目录制中,手竿不带失手绳钓获约150斤巨型青鱼,后通过荧屏,一战成名。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虽说中国的钓鱼行业和赛事已经越来越成熟,可对比欧美钓鱼产业,我们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欧美钓鱼产业主要分为休闲娱乐和职业竞技两个部分,无论是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有属于自己的钓鱼媒体和钓鱼论坛,专门介绍不同钓鱼赛事和技巧,相关的钓鱼装备、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迅速普及到广大钓鱼爱好者当中。

比如很多喜欢海钓或者去大点的湖面钓鱼,租借游艇太过昂贵,国外就有人发明了一种可移动圆形钓鱼平台。

圆形的船身可以让钓鱼者360°无死角地站着、坐着或者是躺着钓鱼。

由于整个船体是中间低周围高的凹形设计,这样保证钓鱼人的重心稳稳落在船中心,不容易翻船。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船身材料是聚乙烯,单独配置了一个小型动力马达,可以自行驾驶。船身内部设计了四个储物箱和一个小型鱼池。

整艘船直径不到两米,净重只有55.8kg,搬运极为轻便。

不仅如此,专业的钓鱼者还有更厉害的科技装备,比如探鱼器。

这玩意堪称钓鱼神器,更是钓鱼人的福音。

因为钓鱼很多时候是随机行为,为了寻找合适的钓点和钓位得花大量时间。

有时辛辛苦苦打窝了半天也没钓到一条鱼,耐心后的郁闷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候,探鱼器就派上用场了。

探鱼器其实是特制的声呐探鱼器,最早应用于海洋捕捞业,通过超声波对大型鱼群进行定位。

只是这种设备只适合200-500米的深度的范围,浅海和湖泊水域水深较浅(1米-4米),往往是此类探鱼器的盲区。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有专门的国外渔具公司就研发了微型的探鱼器,极大方便了钓鱼者。

国内现在也有此类仿品,价格从数千到上万不等,只是质量良莠不齐,盲区控制也远不如国外的设备。

同时,在大部分欧美国家,不论哪个层次的钓鱼者想钓鱼,都必须“持证上岗”,只有拿到合法的钓鱼执照才能钓鱼。

没有“钓鱼证”,一旦被发现,轻者罚款,重者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成熟的钓鱼产业更带动了行业规模的快速发展。

拿美国来说,2020年,全美2970万的钓鱼者,在钓鱼装备和相关设备租借领域贡献了300亿美元,约合1919亿元人民币,而算上间接经济效益,已达到近千亿美元的规模。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根据中国钓鱼协会曾做过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钓鱼者中男性占到了90%,其中18岁以下的钓鱼爱好者占总数的13%,18至24岁占13%,25至45岁占总数的46%,45岁及以上占总数的32%。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这份数据到底精准与否暂且不说,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钓鱼人确实是中年男人和老人居多。

有人曾戏称:中国男人是20岁抓鱼,30岁摸鱼,40岁后钓鱼。

那么,为何偏爱钓鱼的往往是“老男人”呢?

这也许和装备重量有关。

普通钓鱼人随身携带的渔具及饵料,就有近30斤,还有折叠椅遮阳伞水壶,少说也有20斤。要是再钓到鱼,那等于每天负重几十斤跑个半程马拉松。

所以有网友戏称“老爷子这样的身体,我只担心会不会突然多个弟弟妹妹”。

这自然是一句开玩笑的话,可中年男人和老人喜欢钓鱼,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选择,也是一种处世哲学的体现。

钓鱼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

大部分钓鱼者其实都不是冲着那一尾鱼而来,因为钓鱼也讲技巧,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手后的沮丧,更有掌控的乐趣,如同各自人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除了品尝鱼上钩后一晌片刻的欢愉,更多还是希望找到一份独处的时间,一个静静忘却压力的环境。

中年男人为什么痴迷钓鱼?揭秘1.2亿钓友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即便周围是熟悉的钓友,垂钓的时候也很少多话,递根烟,调侃两句足矣。

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岁数的男人,在抛出那根钓线后,才真正能在野塘边冥想,在闹市的河边慎独。

而这或许才是钓鱼的终极意义。

男人们的避世态度,也能得到片刻实现。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8220.html

(0)

相关推荐

  • 萎缩性胃炎如何根治,萎缩性胃炎有治好的朋友请告诉一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复杂,往往寒热虚实互见,临床多以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胃阴亏虚、脾胃湿热四种证型进行辨证,但疗效往往不太理想。笔者认为,本病多有瘀血,由于病程顽长,病情发展缓慢,常可导致淤血内停。气滞日久不能行血,阳虚寒邪侵袭血液凝滞;阴虚血少或邪热煎熬津液,血流不畅;气虚运血无力;湿邪阻塞血道,血行迟缓。上述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淤血,这符合“久病入络”“顽疾多淤血”之说。笔者认为血淤日久病进,凝滞淤结为淤血。淤血患者有局部刺痛、钝瘤、绞痛、痛有定处、据按或见肌肤有青紫、淤斑,但血淤患者一般不完全具备上述各种症状,临床诊断血淤证多以舌脉为依据,若舌紫暗、暗红或兼有淤斑,脉沉细、沉涩或沉弦,即可诊为血淤证。用药时未必待有明显的淤血指征时方应用活血化淤药。实践证 明,活血化淤药能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加速炎症吸收,促进胃粘膜恢复正常屏障作用,促使固有腺体再生,有利于萎缩的胃粘膜转化修复。

    生活 2021年10月27日
  • 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将在北京经开区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2024年首车将在北京经开区下线并实现量产。(中证报)

    科技 2021年11月27日
  • 如何利用互联网快速赚钱,开启赚钱模式

    干互联网,最正确的路就是搞流量,搞海量的精准流量。

    科技 2021年10月26日
  • 孩子发烧先别急着喂退烧药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孩子发烧,很多父母都会很着急。如何判断孩子发热是否严重、需不需要马上喂退烧药?遇到哪些情况必须尽快就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医生为爸爸妈妈们支招。 低于38℃别着急喂退烧药 “发烧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低度发热一般体温介于37℃~38.5℃之间,短时间内对身体危害不大,不必急于采取特别的降温措施。”广医三院儿科主任医师吴繁说。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家长不要着急给宝宝喂退烧药,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盲目服用退烧药,有可能掩盖病情,干扰诊断。 如果体温超过38℃,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适当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口服布洛芬,相对来说较为安全。 喂完药吐出来怎么办? 不少宝宝喂完药后又吐了出来,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广医三院黄小霞医生支招,如果是服药不久后全吐了出来,可再喂一次;如果宝宝服药半个小时以上才吐出来,药物已吸收大半,无须重新服用。一般服用退烧药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宝宝会出汗,通过排汗散热,体温逐渐降低。不过,宝宝服完退烧药后仍不可掉以轻心,仍需定时监测体温,观察病情。 另外,当宝宝出汗、身体温热时,可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全身发冷,甚至发寒战,体温还可能继续往上升,这时可适当加衣物来缓解宝宝的不适。 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快送医 宝宝感冒发烧,爸爸妈妈虽不必太过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应及时送医: 1.3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热超过38℃,3个月以上宝宝高烧39.5℃以上; 2.反复发烧,比如1岁以下宝宝持续24小时以上,1岁以上宝宝几乎每天都发热,持续3天以上; 3.出现惊厥; 4.舌头、指甲、口唇发绀,精神差,疲倦乏力、不吃不喝、嗜睡或不易叫醒。 5.发烧之外还反复呕吐或腹泻,要警惕脱水的可能; 6.呼吸时可听到喘息声;呼吸加快,呼吸费力,要警惕是否肺炎; 7.体温下降但心跳仍然很快; 8.发烧的同时还有其他特殊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免疫性疾病等; 9.接种疫苗后有时可出现低烧,但如果出现高热要引起重视,尽快就医; 10.反复午后出现低热,伴有咳嗽,要排除是否存在肺结核的可能。

    生活 2021年9月28日
  • 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数据安全管控平台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9.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和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的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谁掌握了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安全的主动权,谁就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要从全局高度树立科学的数据观,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数据强国战略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战略。需要不断加强重要数据的安全管理,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科技 2021年10月27日
  • 瓢虫日记绘本系列,小瓢虫历险记绘本故事

    绘本简介:小瓢虫悠优是家里的小公主,入学后,她在幼儿园也交到很多瓢虫好朋友,他们教会她如何吃蚜虫,教会她如何飞翔,她很快就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和技能。成长中的小瓢虫虽然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但是,爱是陪伴她最重要的东西。瓢虫的小小世界简直太棒太精彩了,让我们同孩子们一起去看看吧~推荐理由:《瓢虫的日记》这本绘本以小瓢虫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小瓢虫悠优可爱有趣的生活,情节幽默,故事性强,增加亲子共同阅读兴趣。它用童真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进入瓢虫的世界。让孩子们和小瓢虫一起学习成长,了解动物世界的小秘密;让孩子们热爱阅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生活 2021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