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韩东、李娜)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韩东、李娜)

一、通信板块回顾及展望:抓住垂直行业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一)通信行业 21Q3 基金持仓分析:设备商获机构连续两季度增持,物联网配置比重 进一步提升

1、公募偏股基金仓位持续创新高,通信行业延续低配状态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通信行业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的 PE-TTM 为 32.8,位列所 有申万一级行业第 16 位,估值水平与 2018Q2 末相当。同期沪深 300 的 PE-TTM 有所下 降,下降到 13.10。

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环比增速下降,基金重仓持股市值三季度环比下降。根据基金 2021 年三季报披露数据,截止 2021 年 9 月 30 日,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合计 63585.88 亿元,环 比略增 1.1%;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 35327.64 亿元,环比降低 1.67%。公募持股占比提升 增速下降,重仓持股比例略降。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电气设备、化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仓位比例提升,家电、非银和传媒行业仓位下降。基 金 2021Q3 整体加重了对电气设备、化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配置,同时减少家电、非 银和传媒等行业的配置,其中电气设备和化工加仓幅度最大,分别加仓 3.86%和 3.39%; 家电和非银减仓幅度最大,分别减仓 2.49%和 1.76%。

通信板块配置比例保持稳定,行业仍处于低配状态。从持股总市值绝对值来看,截至 2021 年三季报,通信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 276.25 亿元,较半年报下降了 10.4 亿元。从相对占 比来看,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重仓市值为 0.78%,相较半年报度 0.79%亦有所下 滑;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2。2021Q2 通信行业的合理配置为 1.48%,2021Q2 基金对通信行业整体仍处于低配状态,低配幅度扩大主要由于中国电信上市提高行业合 理配置比例位置。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设备商持续两个季度被机构增持,物联网标的配置比重进一步提升

从个股角度看,基金持仓集中于通信设备、物联网、运营商、统一通信等细分板块相关 领域公司。2021 年三季度,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中兴通讯、中国移动、 亿联网络、七一二、移远通信;其中亨通光电和中兴通讯的重仓持股提升幅度较大;中 天科技和中国联通的重仓持股下降幅度较大。从基金持仓数看,通信行业前五大重仓股 持有基金数分别为中兴通讯(99—>139)、中国电信(0—>129)、亿联网络(68—>72)、 中国移动(65—>46)、移远通信(23—>37)。2021 年三季度通信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 CR10 为 92.56%,相较 2021 年二季度的 94.7%下降,行业配置较上期分散 。

设备商持续两个季度被机构增持,物联网标的配置比重进一步提升,具有车载连接器、 光伏储能、海缆等业务的公司开始受机构青睐。随着设备商 5G 产品出货比重提升,主 设备厂商业绩环比改善显著,中兴通讯连续 2 个季度被机构增持。物联网延续高增长, 机构关注度持续提升,2021 年 Q3 基金重仓通信个股前二十中移远通信、华测导航、广 和通的持有基金数分别为 37、30、14,季报持仓分别增加 731、671、152 万股,移远通 信继续保持在通信重仓前五,华测导航重仓排名第六。由于新能源以及汽车板块机构关 注程度较高,通信板块具备车载连接器、光伏储能及海缆业务的公司开始得到机构增持, 例如意华股份、润健股份、亨通光电等。

(二)通信行业三季报总结:通信主设备板块增速恢复显著,物联网、IDC 和云计算板 块延续高增长态势

通信主设备板块增速恢复显著,物联网、IDC&云计算板块延续高增长态势。整体而言, 收入方面,通信各版块收入同比均保持正增速,物联网和 IDC&云计算板块增速位于各 子版块中领先位置,由于 Q4 一般是通信行业营收最大的季度,Q1 环比均出现负值。归 母净利润方面,主设备盈利恢复显著,物联网和 IDC&云计算依旧位于通信各子版块前 列。毛利率方面,除 IDC&云计算板块以外,受到上游缺货涨价等影响,2021Q3 各版块 毛利率同比均有 2pct 左右的下滑,Q2 末公司开始对产品涨价,成本向下游转嫁导致 Q3 各版块毛利率出现回升态势。净利率方面,收到计提奖金等因素影响,净利率环比波动 较大,主设备商和 IDC&云计算板块净利率出现上升态势。分各版块来看: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主设备商:由于 2018 年处于运营商资本开支低点,主设备商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均有 下滑,随着 5G 牌照发放以及运营商资本开支增速恢复,主设备商收入和利润增速 在环比和同比情况下均出现向好态势。受益于 5G 产品占比提升主设备厂商毛利率 稳步提升,较 2020Q3 提升 4pct,净利率水平也稳定在 5.5%以上。主设备公司保持 12%以上的研发费用率,保证产品在 5G 时代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光通信:由于 5G 前传中传以及回传方案落地不及预期,新产品出货占比低导致光 通信产品均价下滑,叠加上游芯片(电源管理 IC 等)缺货影响,国内数通光模块出 口承压,双重影响下光通信板块增速被压制,预计 5G 前中回传方案确定以及缺货 缓解后板块将迎来恢复高增长态势。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物联网:受益于物联网需求快速扩张,物联网板块增速领先各子版块,在 2020Q3 处于单季度营收高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达到 35%,体现出物联 网板块需求持续旺盛。高需求推动下,物联网板块净利润同比表现出高增长态势, 环比略微下滑主要是受上游涨价,以及库存周期影响,预计物联网各公司 Q2 末开 始产品涨价,成本向下游转嫁完成后,Q4 将恢复高速增长态势。研发费用率方面, 物联网板块在2020Q4达到研发费用率高点,2021年整个板块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 维持在 8%的水平,表明前期高研发投入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IDC&云计算:受益于流量稳定增长,IDC&云计算板块收入同比增速稳定保持在 17%, 随着 IDC 厂商上架率不断提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实现稳步提升,相较 2020Q3 而言,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 2pct 和 1.4pct,预计随着上架率不断爬坡,IDC 板块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会继续提升。

军工通信:军工通信行业景气度提升,同时伴随着工通信宽带升级。在双重机遇下, 板块收入规模稳步提升。由于预研项目增多,军工通信行业研发费用率快速提升, 预示着军工通信未来增长潜力大。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统一通信:盈利能力依旧领先行业,Q3 出现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 9 月中下旬 厦门疫情导致亿联网络部分代工厂停工,一定程度影响生产产能及出货发货节奏。 在汇率、涨价因素影响下,高端产品对利润的拉动及产品涨价部分抵消了部分毛利 率的下行,毛利率及净利率的下行处于合理的范围。

(三)通信行业展望:抓住垂直行业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021 年是 5G 基建和 4G/5G 应用稳步发展的一年,也是通信企业不断克服困难、迎难而 上的一年:年初至今的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下半年开始的部分地区限电限产、不时出 现的疫情,不但没有阻止行业内优秀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反而凸显出今年增长的质量之高。展望 2022 年,疫情逐步常态化,全球需求继续恢复,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有望 逐步缓解,4G/5G 高价值应用不断涌现,预示着 2022 年的通信板块必将仍是充满机会的 一年。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2022 年适逢党的二十大和美国中期选举,中美关系变数增 多;上游关键芯片供应链虽在恢复,但依然脆弱;全球疫情虽在减弱,但是部分地区仍 可能受到短期影响;这都将成为未来一年投资上需要留意的风险点。

梳理 2022 年通信板块投资机会,我们认为主要有四大主线:

一是细分行业高景气主线,我们主要关注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复合增速超过 30%的 高景气赛道,部分行业龙头公司增速可能达到 50%以上,这些细分领域主要包括 物联网、新能源车连接器、军工通信等

二是国产替代主线,我们关注的是行业具有“科技”+“制造”双重属性,行业中 龙头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有能力依靠比较优势不断挤压海外竞争对手和国内中小公 司,提高全球市占率,进而释放规模效应,不断做大做强。这些细分领域包括物 联网芯片/元器件/模组、智能控制器、新能源车连接器、企业通信等

三是 21 年缺芯受损主线,我们关注的是行业在 21 年受到上游芯片/原材料缺货/ 涨价影响的板块,22 年随着缺货出现缓解,行业景气度恢复的细分领域,这些细 分领域包括智能控制器、光模块等

四是绝对收益&防御主线,我们关注的是稳健成长、景气度持续向上的低估值板 块,主要包括通信运营商板块和 IDC 板块

二、物联网模组竞争格局终局已现,关注上游国产替代及下游应用落地

(一)物联网高增速,疫情背景下国内企业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尽显

1、全球物联网受疫情和缺货影响,但国内依旧保持高增长

2021 年预计全球联网物联网设备数量增长 9%至 123 亿,蜂窝物联网现已超过 20 亿。由 于 COVID-19 以及缺芯,IoTanalytics 下调 2025 年物联网设备总数预测,但物联网连接 数依旧保持高增速,2021 年到 2025 年物联网连接增速达到 22%。蜂窝技术方面,2G 和 3G 物联网连接数量将持续下降,而 5G 连接的大规模部署预计将在今年开始。4G LTE 连接同比增长 25%,主要是由于 LTE-Cat1 的规模采用。主要是由于 COVID-19 及缺芯:

1)COVID-19:COVID-19 对需求和供应都产生了影响。2020 年上半年,企业预算被冻 结,供应减少。2020 年下半年,需求回升,但供应经常中断。许多物联网计划在 2020 年停止或取消。

2)芯片短缺:目前芯片供应能力无法满足全球芯片需求。芯片短缺首先影响了汽车行业, 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智能手机、电视、游戏和物联网,预计芯片短缺将持续两年。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全球运营商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增速均较快,由于中国在疫情中快速恢复,依旧占据全球 75%的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到 2021H1,使用蜂窝技术的联网物联网设备数量同比增长 18%,达到 20 亿台。由于中国疫情控制迅速,物联网受到 COVID-19 的影响较小,中国 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占据了近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中国电信同比增长 42%,市 场份额增长了 2 pct。Vodafone 同比增长 21%,以 6%的全球市场份额领先于中国以外的 全球市场。AT&T 在 2021H1 同比增长 22%,并占据了 4%的全球市场份额。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中国企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将在物联网时代弯道超车

“人和”:中国企业具备做好“科技+技术”类企业的基因。全球产业分工明晰,对于中 等技术要求的产业环节而言,中国企业在研发、制造、服务、交付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具 有绝对优势。主要体现在:我国普及的基础教育带来工程师红利,截止 2019 年底,中国 工科研究生毕业人数达到 21.8 万,每年我国培养全球最多的工科学生;同时,中国企业 利用技术后发优势,迅速追平或领先国际竞争对手;产业链环境而言,我国拥有全球最 大的“中端制造业”基地,在全球竞争中中国企业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快速的交付能力, 得到全球下游厂商的认可。

天时:效率需求和劳动力成本双提升驱动全球企业实行智能化改造。首先,劳动力成本 呈现持续提升态势,降本成为企业智能化改造重要考量因素。从全国来看,劳动力成本 保持 7%~10%增速。2020 年,中国农民工年平均工资为 4.88 万元,自 2015 年保持 7%左 右增速;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薪为 9.73 万元,自 2013 年以来保持在 10% 增速。以北京、上海为例,劳动力成本自 2015 年来保持 10%左右增速。劳动力成本逐年 提升将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同时,大学与职高毕业生的工资也连年攀升,2010至 2020 年十年间增长将近 1.5 倍。因此,实施智能化改造以降低用工成本已成为企业的 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其次,物联网目前实现的远程资产监控、资产追踪,供应链安全管 理,设备安全预测及告警等能力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企业投资物联网的驱动之一。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地利:国内网络设施完善,人与物的连接基数大,全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物联网获得 众多政策支持。在工信部指导下,三大运营商为 NB-IoT、Cat.1、5G 发展提供良好的基 础。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我国建成 5G 基站 96.1 万个,5G 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城 市、95%以上的县域地区、35%的乡镇地区。5G 终端连接数约 3.65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1.66 亿户。随着 5G 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和 5G 终端的不断普及,2021 年 5G 套餐用户 的渗透率仍将快速提升。物联网政策向“多层次、高效率”转变,助力物联网生态系统 发展。9 月 2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系统性提出四大重点任务:创新能力突破、产业生态 完善、应用规模扩大、支撑体系健全。目标到 2023 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 网新型基础设施,使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稳固。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二)国产替代进程顺利,伴随 21 全年的缺货涨价将于 22 年缓解

1、产业链正在实现多点全面国产替代

1)芯片及器件:国内企业突破技术壁垒,逐步完成“自足+降本”双突破的重要目标

上游国内基带芯片及其他电子结构件厂商已经进入物联网上游产业链。芯片占据模组材 料成本的 50%以上,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是模组最核心的部件。随着国产芯片的崛起, 国内芯片厂商份额不断提升。抛开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物联网市场格局可能更加分散。 国内基带芯片领域涌现了像紫光展锐、ASR 翱捷、移芯、芯翼等一系列新兴企业,为国 产模组企业发展提供成熟的产业链支撑,也给了模组企业提升议价能力的机会。具体而 言,在低速率市场,国内 NB-IoT 芯片“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面临挑战,后起之秀有望 借机突围;中速率市场,国内紫光展锐和翱捷科技引领 Cat.1 芯片市场,打破高通垄断, 带动产业飞速成长;高速率市场,高通依然占有优势,海思前途未卜,国内新秀奋起直 追。其他结构件方面,国内晶振产品技术与日本中国台湾等厂商的差距逐步减小,目前在物 联网市场已经开始实现部分替代。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模组:利用依靠综合服务+规模效应抢占全球市场,开拓服务模式扩展收入边界

国内龙头模组厂商已经形成“先发优势-市场份额高-议价能力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市场份 额提升”的良性循环。模组上游芯片企业百花齐放,下游终端应用层出不穷,使得模组 环节的上下游议价能力越来越强。议价能力增强之后,龙头模组公司进而迫使上游芯片 企业给出更加优惠的价格,亦或在上游缺货时享受优先供货权,利用其议价能力将市场 份额优势进一步扩大,

国内龙头模组公司利用综合优势,以高性价比产品,配合优质服务,迅速打败海外竞争 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海外物联网市场起步较早,但随着国内物联网模组厂商逐渐发展 出规模效应,国内人工成本较低、研发人员后备力量充足、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的优势 就逐步显现出来,对海外竞争对手形成了替代之势。对市场新需求适应的更快的国内物 联网模组供应商后来居上,据 ABI Research 统计,从 2015 年到 2019 年,海外龙头企业 Sierra Wireless、Telit、Gemalto 和 U-Blox 等蜂窝模组公司的市场份额由 65%明显下滑至 38%,同期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从 25%增长至 54%。以移远通信、广和通为首的国产模组 厂商全球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模组公司开拓泛 IOT 业务,扩展收入边界。移远通信在 ODM 代工、物联网天线、Sim 卡服务为主的模组生态增值业务在 21 年有望加速拓展;广和通的泛 IoT 及 ODM 业务将 继续放量,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美格智能在 CPE 市场加速拓展;有方科技拓 展智慧物业场景,为下游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操作系统:鸿蒙诞生开启更广泛意义的智联时代

鸿蒙系统的设备搭载数和开发者数量迅速增加,助力国内物联网生态繁荣。截至目前, 搭载鸿蒙 OS 的设备数量已达 1.5 亿台,预计 2021 全年搭载鸿蒙 OS 的设备数量将达到 2 亿。搭载鸿蒙 OS 的智能生态产品已超过 4000 款,生态合作伙伴超过 1800 家。鸿蒙开 源后,鸿蒙开发者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华为开发者数量达到 510 万。Eclipse 基金会发布 公告,宣布推出基于开源鸿蒙 OpenHarmony 的操作系统 Oniro。与下游合作方面,华 为已与美的、九阳、老板等家电厂商达成合作,2021 年 10 月,美的发布了美的物联网 操作系统 1.0,是首个基于鸿蒙 OpenHarmony 2.0 的全场景智能家居操作系统。我们认 为,鸿蒙系统满足消费者、应用者和开发者需求,将开启广泛意义的智联时代:

对于消费者而言, HarmonyOS 能将生活场景中的各类终端进行能力整合,支持多 种终端设备,实现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能力互助、资源共享,极大满 足了消费者对物联网使用需求,进一步打开物联网对消费者的价值空间。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对于应用开发者, HarmonyOS 多种分布式技术,使得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与不同 终端设备的形态差异无关。进一步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同时可以根据设备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裁剪,满足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

对于设备开发者, HarmonyOS 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设备的资源能 力和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裁剪,满足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有利 于鸿蒙生态的进一步丰富,开启更广泛意义的智联时代。

4)终端:终端种类不断丰富已呈星星燎原之势

GS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已发布的5G设备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 1115 台,比上一季度增长了 18.9%。据悉,可商用的 5G 设备数量在同一时期也增长了 24.2%。 目前,商用 5G 设备数量达到 755 台,占已公布 5G 设备总数的 67.7%。截至 2021 年 10 月底,GSA 已确定:22 种公布的外形尺寸;165 家宣布可用或即将推出 5G 设备的供应 商;1115 台已发布设备和其中包括的 755 台可商用的设备。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出现分化,模组公司研发规模优势凸显将进入收获期

由于中国快速实现疫情后复工复产,物联网需求的复苏明显,龙头公司全球份额快速增 长。疫情期间 Cat.1 引爆模组市场,进一步增强国内产业链信心。2019 年,国内芯片厂 商翱捷科技(ASR)和紫光展锐相继推出旗舰 Cat.1 产品,既满足中速率市场需求又有明显 的成本优势。2020 年即使在疫情影响下,Cat.1 产品在 POS、云喇叭、电表、共享单车等市场依然快速成长,移远通信、合宙、广和通、有方科技等模组企业在 Cat.1 市场都有 所斩获。

2021 年全球面临芯片缺货涨价,芯片短缺导致芯片价格波动加剧,一定程度影响了物联 模组市场正常运行。具体来看,物联通信芯片中 Cat.1 和 Cat.4 缺货较为严重、2G 芯片 大幅涨价、NB-IoT 供给比较稳定。对比移远通信、广和通、日海智能、有方科技四家模 组公司净利润水平,模组龙头厂商韧性更强,具有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供货保障,缺 货背景下,模组下游为保证订单满足率,模组行业集中度会加速提升。由于极端情况下 龙头公司更能得到上游供应商优先保障,移远通信 2021 Q2 公司存货 28.74 亿元,相较 Q1 增加 10.92 亿元,存货继续创新高。广和通截至 21Q2 公司存货 10.72 亿元,相较 Q1 增加 3.55 亿,继续大幅增长。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021 年 10 月中旬以来,物联网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出现分化,中游上市公司一边追料, 一边去库存。根据草根调研,我们认为今年贯穿物联网板块全年的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 出现在 10 月中旬左右已经分化,即部分和 5G 手机共用的物料紧张程度已经出现明显缓 解,但是部分高端海外进口物料、车载等专用物料、基带芯片仍然较为紧缺,预计明年 上半年才能出现缓解迹象。主要原因是本轮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手 机公司的超额备货,这是来自其自身的误判。

今年 5-9 月手机公司经历几轮供应链梳理 之后,下调了大部分物料的采购需求,上游缺货/涨价情况自然出现缓解。从物联网上市 公司三季报看,移远通信 2021Q3 公司存货 30.65 亿元,相较 Q2 增加 1.91 亿元。但可以 看出存货增长速率显著下降。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引导客户向主流 sku 切换,Q4 开始公司 库存将开始下降。广和通公司对部分元器件开始主动去库存管理,21Q3 存货下降到 9.17 亿,结束了从去年三季度开始的“四连涨”。

预计 21Q4、22 年上半年大部分物料供应出现明显缓解,基带芯片、高端专用物料预计 22 年上半年出现缓解,下半年出现较为明显缓解。我们判断中游企业目前的供应链一方 面继续追料,如紧缺的基带芯片、专用电源 IC、MCU 等;一方面着手主动去库存,将 现货出现缓解的部分物料进行库存梳理。这样一来,势必更加缓解原材料紧张程度,部 分物料的供应秩序将会加速回归到正常状态。

模组公司研发规模优势凸显将进入收获期。模组公司前期研发高投入一是为了补齐产品 线,二是因为 5G 前期需配备人员做 5G 产品开发。目前两大龙头产品线布局已经完善, 研发费用率类将进入下降通道。

(三)下游场景拓展顺利,关注物联网 to B 端市场渗透

从下游需求端来看,近年来下游多行业智能化改造全面开启。根据 IoT analysis 的报告, 企业实行物联网改造后收益可观,诸如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的能源类企业最倾向于使用 B 端物联网服务,平均每家企业仅在物联网服务方面使用了 0.34%的利润,在大多数情况 下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从垂直领域看,物联网集成服务专注于制造、交通和公用事业领域。64%的物联网系统 集成公司专注于制造,包括智能工厂、工业 4.0 和互联产品。其次是交通运输(如网联汽 车、V2X)行业,占 37%,再次是能源和公用事业(如智能计量和智能电网),占 34%。目 前各类物联网服务的采用率在不断提升,10 类最主要的物联网服务主要集中在智能操作 领域,其次为供应链管理。远程资产监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物联网服务。我们认为, 随着物联网连接数量增长,物联网服务市场投资机会将更加明晰。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三、智能控制器:供需共振,分工化/智能化趋势下迎量价齐升

(一)智能控制器是终端的大脑,亦是海量核心数据的入口与载体

智能控制器终端的“神经中枢”和“大脑”。智能控制器是以微控制器(MCU)芯片为 核心,置入定制设计的软件程序,经过电子工艺加工后,实现终端产品的特定功能。智 能控制器是电子设备、装置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扮演“心脏”与“大脑”的角色。同 时,基于智能控制器在家庭端、产业端的广泛应用,智能控制器同样是大数据时代海量 核心数据的“入口”。

智能控制器位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游,上游原材料种类、型号较多,下游需求场景也较为 分散,考验中游厂商的供应链韧性及柔性制造、快速响应能力。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上游:智能控制器所用原材料品种、规格繁多。主要原材料包括 IC 芯片、MOS 管、PCB、 二三极管、电容电阻、五金件等等几大类。由于智能控制器多为定制化产品,所需原材 料种类和型号繁多,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单价差异也较大。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生产厂商 众多、竞争充分,且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 代表的产业链条及配套能力丰富,具有配套、成本、物流等综合优势,为智能控制器行 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近年存在上游原材料涨价等成本压力,考验中游控制器厂 商的成本转嫁能力及供应链韧性。

下游:智能控制器下游需求多样,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 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锂电池等众多领域。一方面,传统控制器产品更新换代快, 带动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下游产业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应用 领域拓宽,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人性化的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发 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由于针对不同下游的控制器应用场景、工作环境、功能及智能化 水平不同,细分领域的控制器存在差异,且更新迭代速度快,中游厂商需要具备灵活响 应、快速交付能力及较强的产线柔性。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二)智能控制器下游多而泛,智能化渗透带动控制器量、价齐升

智能控制器行业量价齐升,核心驱动逻辑有二:

1、 智能控制器既有市场的需求量及附加值不断提升。智能控制器的核心是提高用电设备 的效率、精度及智能化程度,在下游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终端产品更新换代快, 同时下游对控制器要求、功能的提升需求拉动了单品的附加值。

2、 智能网联化趋势打开增量市场空间。智能控制器具有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 智能终端的信息处理中心,下游各行业的智能化、健康化和高端化处于持续加速状态, 且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根据我们草根调研情况,目前控制器的单品价值量在持续提升,

家电:大家电升级+小家电扩品+智能化渗透驱动需求提升。疫情影响下海外家电供 需缺口显著,产能向国内进一步聚集。大家电大盘规模趋稳,尤其冰箱、洗衣机需 求趋于饱和,但空调具备一户多机属性,仍然具备较大的空间。同时,以小家电为 主的新创家电品类增长势态强劲,品类多、功能全,烹饪、清洁、个护等多个方向 产品不断迭代孵化带来全新增长点。千亿级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智 能化推动上游控制器行业量增+质增。

汽车电子:架构升级带动 ECU 及 DCU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升,汽车 ECU 单价价值上升、数量增加,同时随着汽车电子 软件爆炸式增长,汽车 E/E 构架带来挑战,传统的分布式 ECU(汽车电子控制器)软硬件 有较多不足之处:

1) 新三化趋势下,将会有更多的电子模块被引入车内,原有的电子电气架构也趋于饱和 (例如,一辆中高端的轿车通常有大约 70 个控制单元,1200 个信号,线束总长度可 达约 3km1);

2) 另一方面,传统汽车采用的分布式 E/E 架构存在计算能力不足、通讯带宽不足、不便 于软件升级等瓶颈。

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要求汽车由分布式架构向域控制/中央集中式架构方向发展。在分 布式阶段,车辆各功能由不同的单一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一辆车往往分布着上百个 ECU;到了集成式阶段,ADAS、车身控制、多媒体等功能可以通过域实现局部的 集中化处。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电动工具:在电动工具“锂电化、无绳化”的升级机遇及疫情影响下,电动工具市 场空间稳中有增。整体来说电动工具品牌集中度较高,我国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核心 下游 TTI 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市占率不断提升。同时,我国供应商在 TTI 等单个客 户的份额不断攀升,保障电动工具业务增长势态强劲。

(三)东升西落、分工化趋势下,份额向国内龙头转移

在去年疫情冲击下,我国厂商凭借稳固的供应链体系及快速的响应交付能力获取了下游 的增量订单,同时向国际市场证明了中国制造的效率及能力。龙头企业的份额提升是长 期趋势,展望 22 年,我们认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国产化趋势持续深化:

东升西落:中国厂商的交付能力及速度全球领先,国际市场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 中国具有明显的①产业集群优势:上游产业链成熟度高,具备配套成本及物流优势, 同时下游产业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占全球比重逐步提升;②工程师红利:劳动力成本 优势突出、工程师红利优势显著。

产业化分工加剧:下游终端厂商控制器资产比例下降,外包趋势明显。终端厂商能 力逐渐聚焦产品设计及品牌建立,且外包控制器生产可降低成本,海外大型家电厂 商外包趋势明确,国内家电企业逐步提升外包比例。智能控制器厂商凭借规模优势 及产线柔性可灵活、快速匹配企业的产品迭代需求。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上游成本压力加剧智能控制器厂商格局分化,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我们认为控制 器龙头行业在上游缺货涨价的大背景下竞争力更强,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一方面, 龙头公司更加注重对供应链管理的投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前瞻性合理备货,保证了供 应链安全和成本可控;一方面,龙头公公司持续推动内部成本控制保障盈利能力。在电 子元器件涨价及货源紧张的情况下依旧实现了收入利润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龙头企业 供应链整体韧性更强,更易获得上游供应链的供货支持和下游客户的增量订单。

四、连接器:量、质需求双升,国内厂商突破细分场景,国产替代空间大

(一)新三化趋势下,新能源产业链格局重塑,国产零部件厂商顺势突围

新三化趋势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在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 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及需求的驱动下确定性高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 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 20%左右的远景。《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提出,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 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从供、需两侧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推动:

1)从需求侧看:①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②新能源汽车 的刚需及换购升级市场空间大。

2)从供给侧看:①国家、地方层面双轮驱动,强调节能增效,鼓励电动车发展;②充电 设施、换电补能方式逐渐完善;③我国新能源自主造车势力内驱力强、海外整车厂推出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④我国“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储备成熟。

去碳化、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将成为全面共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逐步扩大。根据中 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3 年的 1.8 万辆提升至 2020 年的 136.7 万辆。 全球去碳化、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成为全面共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扩大。中汽协发 布最新产销数据,2021 年 1-8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接近 11%。其中,8 月渗 透率提升至 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接近 20%。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新三化趋势下,汽车电子价值及成本占比双升。汽车电子是电控系统、车载电子电器系 统的总称,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发动机电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在内的汽 车电子占新能源整车成本的 45%-65%。在汽车新三化的发展趋势下,尤其是电气化将带 来汽车 BOM 成本的提升。

专业化分工趋势下,供应体系变革带来供应格局的重塑。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 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机、电池、电控。在传统的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整 车厂需掌握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核心技术,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核心部件的 研发与车企逐渐分离,下游整车厂可以外采电池、电机和电控,部分智能化硬件可与其 他企业进行合作。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汽车行业经历着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变更、融合及重建,一方面,软件定义汽车趋势 下,新架构变化打破了传统汽车的供应链格局,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爆发带动了 零部件的量、质新需求。整体看来,供应链体系的变革将带来新的供应商超车机会。我 们认为新三化趋势下的新能源汽车为国产零部件提供了从 0 到 1 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

我们认为,以连接器、控制器等为代表的的国内零部件厂商,虽然相较于海外厂商起步 较晚,在技术规模/产业链上没有绝对的先发优势,但是国内制造商在快速响应、成本控 制、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叠加国际知名企业在国内建设了生产 基地及研发中心带来的溢出效应,国内制造商在制造技术及研发上快速成长,技术能力及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有望在新变革下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国内厂商突破细分场景,国产替代空间大

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 线缆一起为电子产品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信号。汽车连接器主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智能驾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的连接和传输。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变革主要在于质与量: 1) 量:用户对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娱乐性要求日益严苛,汽车电动化、智能互联化 进程深化,单车对连接器需求大幅提升; 2) 质:电气设备数量增加、内部动力电流及信息电流错综复杂,高电流、高电压的驱动 系统对连接器的可靠性、体积和电气性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海内外行业格局上看,海外企业具有规模/产业链优势。欧美、日本的连接器跨国公司 在产品质量及产业规模上具有加大优势,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泰科、安费诺、莫仕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及规模优势领先通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 器市场,将大量标准化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高;日本的矢崎、航空电子等连 接器从业企业利用精密制造方面的优势,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等领域占据较高 份额。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国内厂商呈现专业化细分趋势,凭借诸多优势突破细分领域。连接器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欧美企业为主且集中度较高。相比于海外,国内厂商起步较晚,但是中国企业的优势在 于工艺及成本控制、贴近客户及反应迅速灵活。目前,国内的连接器厂商凭借长期的研 发投入及工艺、成本控制能力,在制造成本及产品品质上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 我国连接器制造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持续的研发投入下,部分产品的性能已达到国 际主流水平。高端连接器国产替代化进程持续加快,为我国连接器厂商带来份额提升的 机遇,相关参与者包括中航光电、瑞可达、航天电器、电连技术、永贵电器等。

五、运营商:5G时代,运营商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一)移动业务:5G 渗透率提升,移动通信业务在量价方面均有提升空间

1、中国 5G 建设全球领先,5G 渗透率快速提升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产学研用单位相互配合,我国在 5G 的技术研发和网络建设 方面位居全球领先地位。截至 2021 年 9 月末,我国已开通 5G 基站达 115.9 万个,基站 数量全球排名第一。

5G 快速渗透,用户规模价值再拓展。总体而言,中国 5G 用户快速增长,截止 2021 年 9 月,全国已有 6.24 亿 5G 用户,较之 2021 年 1 月的 3.44 亿用户,累计净增 2.8 亿,全国 5G 渗透率达到 40%。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中,移动 5G 用户数最多,由于用户 基数大,渗透率较其余两家偏低,电信和联通 5G 渗透率稳步上升。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2、5G 有望带动运营商 ARPU 值稳定回升

5G 时代,用户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和价值提升路径。 电信业务收入料将迎来下一个增长周期。从历史上移动通信技术迭代来看,电信业务收 入增速随着通信制式提升呈周期性变化。2009 至 2015 年为 3G 周期,其中,2011 至 2013年的电信收入增速超过了同期 GDP 增速。2015 至 2019 年为 4G 周期,2016 年和 2017 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迅猛。2020 年中国迎来 5G 周期,电信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同期 GDP 增速,预计 2021 至 2023 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将持续攀升。

5G 套餐 ARPU 值普遍高于移动 ARPU 值,将推动运营商整体移动 ARPU 值提升。中国 移动 2021H1 5G ARPU 为 88.9 元,4G 转 5G 客户 ARPU 提升 10.0%;中国电信 2021H1 公司 5G 套餐 ARPU 为 57.4 元,高于整体移动 ARPU 值 26%。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对比全球 5G 套餐资费及其变化,海外运营商 5G 套餐资费经历降价后仍高于过国内基础 5G 套餐资费,运营商 5G 套餐用户 ARPU 值未来降幅空间有限。随着 5G 普及,海外运 营商竞争加剧,韩国和美国运营商均经历“提速降费”期。以韩国为例,以 5G 初步商 用的 2019 年 4 月为基准,截至 2021 年 7 月,韩国 5G 套餐从 300 元/月-500 元/月的区间 下降到了 200 元/月-400 元/月的区间,平均下降约 100 元。按韩国电信公司 KT 第一档流 量每 GB 月度资费的变化来看,相较于 2019 年的资费降幅为 16.31%,SKT 和 LG U+第 一档套餐流量每 GB 月度资费降幅分别为 22.71%和 50.62%。以美国为例,美国 5G 套餐 资费下降幅度较大,从 400 元/月-600 元/月下降至 200 元/月-300 元/月的区间。

按第一档 5G 套餐每月资费来看,相较于 2019 年 Verizon 降价 60.27%,AT&T 降价 48.00%,T-Mobile 降价 54.48%。对比来看,国内三大运营商 5G 套餐档次选择更丰富,目前三大运营商的 5G 套餐起步价均为 128 元/月左右,不及目前海外运营商基础套餐价格的 50%,低档的 5G 套餐价格相对海外更平价,而高档次 5G 套餐定价与海外运营商相似,我们认为未来 国内运营商 5G ARPU 值下降的空间有限。预计随着 5G 用户渗透率的提高,移动 ARPU 值将进一步提升,有望增加运营商的移动业务收入。

3、下游垂直应用场景丰富,激发流量进一步快速增长

通信技术升级和应用场景多样化使得用户对流量需求的快速提升。在 C 端,依托基础通 信服务,电信运营商开展精细化经营,满足用户对更高流量的使用需求,为用户提供更 高速、更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和日趋丰富的数字权益。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5G 新应用场景带来流量快速增长。根据 MSIT 公布的数据,自 2019 年 4 月韩国 5G 商用 以来,5G 流量持续走高,并于 2021 年 3 月首次超过了 4G 流量。2021 年 9 月,韩国 5G 流量达到了 452402 TB,5G 用户户均月使用流量为 25.17GB,而同期 4G 流量为 329846 TB, 4G 用户户均月使用流量为 8.8GB,每月户均 5G 流量为 4G 的 2.86 倍。5G 流量使用激增, 一方面是高速率网速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用户愿意消耗更多使用蜂窝数据,参照韩国 数据,根据 SK Telecom 统计的数据,使用 5G 的客户在 WiFi 的使用时间缩短了 37%。 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流媒体服务增强用户体验,如 AR、VR、超高清视频需要用户更频 繁地访问大分辨率的内容,5G 提供了目前移动场景下最好的解决方案。360P 的带宽需 求为 500K 宽带,1080P 为 3M,4K 电视需要 30M 带宽。

目前 VR 清晰度从 1080P 起步, VR 视频的 Mbit/s 值为 53.4,是 2D 高清视频的 10 倍,AR 视频的 Mbit/s 值为 80.0,是 2D 高清视频的 15 倍。而 4K/8K 超高清视频、AI 人脸识别和 AI 自动换脸等新型视觉体 验服务,对系统和网络性能有更苛刻的要求,性能不足将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因此高度 依赖于 5G。(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固网业务:家庭宽带场景拓展,ARPU 值有待提升。

1、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千兆网络升级进展顺利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稳步增长,千兆用户数超 2000 万户。截至 9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 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5.26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4274 万户。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4.85 亿户,占总用户数的 92.1%,占比较 上年末提升 2.2 个百分点;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2134 万户,比上年末净增 1494 万户。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截至 9 月份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 9.96 亿个,同 比增长 6.3%,比上年末净增 4963 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 9.34 亿个, 比上年末净增 5421 万个,占比由上年末的 93%提升到 93.8%。光缆线路总长度稳步增长。 截至 9 月份末,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 5543 万公里,同比增长 11.2%。其中接入网光 缆、本地网中继光缆和长途光缆线路所占比重分别为 63.1%、34.7%和 2.3%。

2、千兆网络时代的到来将驱动数字家庭向智慧家庭方面演进

千兆网络时代的到来将驱动数字家庭向智慧家庭方向演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应用使智慧家庭不再局限于单一场景,智慧家庭进一步延伸至家庭安防、控制、社交、教 育、娱乐、健康、养老、办公等多元化场景,并不断呈现出更多样化的产品、内容和服 务。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支持政策,智慧家庭将在促进经济发展,满 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中肩负重要使命。

在成熟市场,运营商移动和固网两大业务增长趋于停滞,新数字化、智能化业务将促进 个人和家庭消费者业务出现新的增长机会。数字游戏、在线视频、智慧家庭、数字音乐 等新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2019 年来,运营商固网宽带业务 ARPU 值呈现上升趋势。ARPU 值增加的重要原因是消 费者愿意付费购买增强的服务。运营商紧抓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积 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持续赋能政企客户和家庭客户,推动创新业务、基础业务泛融合 发展。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家庭全屋智能是“智慧家庭”的未来趋势。随着宽带光网速率不断提升,智慧家庭行业 将迎来质的提升:一方面,随着网络进一步升级,智慧家庭的连接速度、稳定性、安全 性都将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物联网将进一步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AIoT 技术的支 持可以有效提升终端算力,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合需求的服务。 智慧家庭将从“单体智慧”向“全屋智慧”演进。

中国移动:公司着力构建“全千兆+云生活”服务体系,持续聚焦家庭教育、家庭健 康、家庭办公、家庭安防、居家养老、智慧社区重点应用场景。在千兆接入方面, 公司持续提升宽带接入速度与质量,网络覆盖住户数超 5.6 亿户,其中千兆网络覆 盖住户数超 8,600 万户。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家庭宽带客户达 2.05 亿户,“魔 百和”客户达 1.54 亿户,已成为国内市场客户规模最大的家庭宽带运营商和大屏内 容服务提供商。2021 年1-6 月,公司家庭宽带综合 ARPU 为 41.10元,同比增长 16.23%。 同时,大屏点播、智能组网、家庭安防、智能遥控器等增值业务快速增长,2020 年 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收入达 155.81 亿元,同比提升 25.66%;2021 年 1-6 月智慧家庭增 值业务收入达 100.94 亿元,同比提升 35.60%。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中国电信: 公司致力于将目前独立的智能硬件终端整合为整体家庭服务,通过三个 入口、四项业务实现从连接到服务的布局。目前实现的“智能家庭”仅仅实现了硬 件方面的智能,公司通过三个入口和四项业务进行智能家庭板块的整合,以打造全 屋智能。三个入口包括天翼网关、智能机顶盒和智能 APP,结合天翼高清、家庭云、 智能组网、视频通话四项基础业务,通过智能 APP 管理整个智能家庭的各种硬件设 备,实现硬件设备的数据实现互通。天翼高清(IPTV 业务)作为分发平台,将成为 公司做大视频的基础。家庭云是公司智慧家庭业务的核心应用,依托家庭数据汇聚 能力,向家庭终端输出家庭相册、监控录像、存储管理等场景化云服务。智能组网, 以解决各类家庭 Wi-Fi 问题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针对不同需求、不同房型的用户 设计个性化的无线组网方案,实现用户家中 Wi-Fi 全覆盖,保证用户各类智能终端 能顺利接入互联网。

中国联通:“智慧沃家”推出全家共享“通信全家桶”,满足家庭全体通信需求。“智 慧沃家”可以根据家庭实际通信需求,通过积木方式自由组合,将宽带、语音、流量、 短信打包在一起,让全家共同享用这个“通信全家桶”。“智慧沃家”包括沃家电视、 沃家云盘、沃家总管、沃家提速四大家庭应用业务,专门面向家庭客户打造的家庭 互联网应用的“智慧”体系。“沃家电视”将依靠联通网络优势,提供给用户在线 4K 高清视频,同时支持用户通过手柄或手机对电视进行控制。“沃家云盘”最大的优势 是上传下载免流量。“沃家总管”是中国联通为其智能家居平台所推出的控制应用, 该应用能对中国联通平台的智能家居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目前,联通的智能家居 服务通过和房地产公司的合作,将整体的智能家居组合设备在装修时装入家庭。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三)产业数字化业务:IDC、行业云、物联网三大领域多点发力,拓宽边界

运营商将推动 5G 深覆盖的同时,着重加强产业合作,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服务融合 创新不断深化,市场竞争逐步从单一产品服务竞争向更高形态的通用平台与生态系统竞 争演变。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公司和垂直行业企业正在加大力度整合资源, 围绕产业生态主导权展开竞争。运营商具备公网网络和全国化平台优势,基于云、IDC、 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运营商逐步向数据和应用服务领域延伸,贴近垂直行业场景, 提升创新业务的自主交付水平,助力电信运营商全面实现从用户规模经营向用户价值经 营的跃迁。各大运营商在战略方向上均提出提升云网融合能力的目标:

中国移动将在“5G+”的四个方面着手努力。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移动现在有 50 万座 5G 基站,下一步将继续向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移动和广电 5G 共建共享预计 第一批在今年年底能够正式投入使用,明年继续打造 700M Hz 5G 精品网络。在科 技创新方面,重点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在 5G 网络的融合创新方面,打造网、云、 数、智、边深度融合的算力网络;二是 5G 技术创新,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发挥 生态效益。在生态构建方面,推动“5G+生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 产品应用方面,持续推出高水平的应用标杆和成熟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保持建设先行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深度覆盖、广域覆盖和定点覆盖。 深度覆盖,主要是指室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例如交通枢纽、商业楼宇等地方, 要实现从室外到室内的 5G 连续覆盖。广域覆盖,积极推进 5G 网络农村一张网,城 市两张网。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利用低频优势,推动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从而实 现城市两张网,农村一张网,快速实现广域覆盖。定点覆盖,针对重点客户、重点 企业、重点园区,量身定制 5G 的专用网络,用专用的频率和他们共同建设 5G 专网, 实现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融合。

中国联通推动 5G 从样板房变成商品房。1)注重与工业企业、交通、能源、医疗、 教育等各行业领军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打好团体赛,塑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使 更多的 5G 应用项目成为规模化、可复制的商品房。2)注重赋能千行百业,不仅注 重 5G 应用项目效益,更加注重为工业企业和千行百业领军企业带来的真实的效果。 3)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新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广电从内容入手提供差异化服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高品质的 5G 网络,携手中国移动开展 700MHz 5G 网络的共建、预计明年将建成覆盖广、性能优、体验好 的 700MHz 5G 精品网络。深化产业合作,推动 5G 应用规模发展,聚焦媒体、应急、 警务、电网、港口、制造、农林等重点领域,持续打造 5G 应用示范的标杆项目。 聚焦差异化,打造广电特色服务,一是大力发展 5G 广播电视,加快推进 5G NR 广 播电视国际标准与产业化;二是提供有保障、有特色的 5G 政用、民用、工业用、 商用等相结合的特色服务;三是打造建设广电 5G 的应用平台,打造国家级 5G 视频 内容平台和智能化平台服务。

1、IDC 和云服务:电信领先,移动联通均有突破

IDC 领域,我国 IDC 市场主要由运营商主导。我国 IDC 市场规 模保持高速增长,2020 年为 1167.5 亿元,同比增长 32.9%,到“十四五”末有望超过 4,000 亿元。全球 2020 年 IDC 市场规模达到了 623.1 亿美元,主要应用行业以互联网、金融等 为主。运营商由于具备带宽资源的天然优势,还有骨干网络宽带和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 资源,天然的网络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优势,占据国内超 60%的 IDC 市场份额,其中,2019 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30.6%、19.1%和 12.6%。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云服务领域,公有云市场空间增长显著,互联网厂商占据公有云市场主要市场份额,以 中国电信为代表运营商发展迅速。IDC 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全 市场(IaaS/PaaS/SaaS)规模达到了 3,12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1%,中国公有云服务全 市场规模达到 19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7%,增速为全球第一,预计 2024 年中国公有 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 2020 年的 6.5%提升为 10.5%以上。疫情刺激了全球公有云服 务市场(特别是 IaaS 市场)的快速增长,2020 年全球 IaaS 市场达到 671.9 亿美元,同比 增长 33.9%。AWS、Microsoft、阿里巴巴、Google、IBM 位居市场前五,共占据 77.1% 的市场份额。运营商主要服务政企客户,已占据国内云服务重要的市场地位。

2、物联网业务:物联网连接数量持续增长,将成为运营商未来重要收入来源

移动物联网连接的集中度高,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则位列全球前三,全球移动物联网连接 中 60%都由中国三大运营商承载。并且预计到 2025 年,这种集中现象会更加明显,预 计中国三家运营商的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在全球的份额将继续增长。疫情背景下物联网极 大提升企业效率和生产力,企业在物联网的部署加速。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物联网按连接数计费方式促进广泛使用,将有效实现未来物联网长尾市场需求变现。与 海外运营商流量计费不同,国内运营商以连接数作为物联网卡资费标准,按年计费,用 户不再过于担心流量费用。预计随着下游多场景物联网市场需求不断爆发,以连接量为 标准的计费方式将有效享受各类物联应用场景需求,成为增收的重要来源。

六、光模块:数通侧持续高景气,硅光模块前景可期

预计 2022 年光模块市场景气度仍处于上行周期,受益电信+数通双轮驱动。(1)从数通 侧看,数据流量爆发刺激云服务运营商加大资本开支规模投资,全球市场对数据流量的 要求不断提升。根据 Omdia 预计,到 2024 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有望达到 1800 亿美 元。(2)从电信侧看,2021 年国内外疫情恢复,5G 基建逐步开始加速建设;我们认为,未来三年是 千兆光网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从“广覆盖”、“强基础”等方面发力“双千兆”网 络的建设。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电信和数通的双重推动,下游需 求高景气,根据 Yole 预测,2025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 177 亿美元,期间复合年 均增长率为 15%,全球光模块市场开始实现规模放量。

400G 光模块需求持续扩张,200G 光模块加速放量。全球数据流量爆发成为光模块需求 放量的主要助推器,下游云服务巨头对光模块的传输速率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从结构上 看,目前 100G 光模块作为 400G 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仍是主流,100G 需求 保持稳定,下游客户 400G 网络部署进程提速驱动 200G/400G 光模块需求放量,在 2021 年有望延续高景气态势。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我国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速率持续演进,推动国内下游市场需求打开。国内云巨头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加速布局新基建领域建设,2020 年阿里云和腾讯云分别宣布 再投 2000 亿和 5000 亿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百度云也宣布在未来十年将继续加大 对新基建的投入力度。腾讯 2018 年在数据中心批量引入了 100GE 光模块,当前准备批 量引入 200GE 和 400GE 光模块,并在研究 800GE 光互联的架构2。

硅光有望成为光模块新突破,或带来新一轮光通信技术革命。当前光模块在部署过程中 主要面临对机房的适配要求和采购成本高这两大难题,下游市场对光模块主要有高速率、 高密度、低成本、低功耗四大关键诉求,而硅光技术实现将光电芯片集成在硅光芯片上, 利用 CMOS 工艺和集成高速光引擎,从源头有效降低光模块的封装成本、材料成本。行 业内普遍认为,硅光技术将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光模块升级瓶颈期的绝佳选择,引领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潮流。但是目前硅光技术仍然有例如耦合难和硅能隙等亟待结局的技 术难题,实用性落地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硅光技术应用场景丰富,或成为 800G 时代的主流技术方案。100G 时代,硅光可以应用 于 PSM4 和 CWDM4 两种产品形态;200G 时代,可以应用于 FR4;400G 时代,可以应 用于 DR4、FR4/DR4+以及 LR4/LR8,相干光等;800G 时代,硅光基本可以应用于全系列的光模块类型3。目前 100G PSM4 光模块和 CWDM4 光模块已经在数据中心实现规模 商用,部分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进入 400G 时代,400G DR4 光模块开始量产。但是由 于 100G 光模块的成本原本就较低并且产品技术成熟,硅光没有更多的空间发挥优势和 竞争力,更多的是作为传统光模块的一种补充,我们认为,目前硅光的机会主要在 400G, 并且随速率的提升,硅光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到了 800G 时代,硅光技术或能成为光 通信的主流。

主流厂商加码硅光技术,提前占领未来光模块市场高地。主流厂商纷纷通过收购或兼并 前瞻布局硅光技术,比如 Mellonax 收购硅光子公司 Kotura 和光互联芯片厂商 IPtronics, 思科相继收购 Lightwire 和 Luxtura 后又宣布收购 Acacia;国内方面,华为 2013 年收购硅 光子公司 Caliopa,博创科技和 Sicoya 等成立合资公司,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前抢占硅光光 模块市场,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我国光模块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重点关注厂商的产能储备及良率水平。回溯光模块 100G 时代,北美传统光模块厂商份额逐渐转移,传统以电信业务为主的光模块厂商份额 下滑,逐渐退出数通光模块市场的角逐。我国光模块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凭借较低的 人力成本及生产制造水平弯道超车,成为全球光模块的重要生产及销售基地。在技术及 产品开发领域,中国的关键技术实力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七、IDC:2022供需格局有望缓解,能耗趋严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一)2021 年 IDC 供给下降,预计 2022 年行业供需格局出现一定缓解

2021 数据中心报建项目规模呈下降趋势,预计供需格局将出现缓解。由于 2020 年数据 中心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全国掀起数据中心建设高潮,为优化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构建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情有所趋缓。2021 年上半年共有 769 个数据中心相关项目报建,涉及投资总额超 过 6000 亿元,项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 45%,投资规模同比下降 13%。其中,重点 IDC 项目共有 213 个,投资金额超过 2600 亿元,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约 32%。由于 IDC 建设周期为 1-2 年,2021 年上半年 IDC 市场存量供给大幅增加,供需错配较为严重,行 业进入存量消化阶段,随着存量 IDC 资产得到一定消化,预计 2022 年行业供需格局将 出现缓和。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新建数据中心投资依旧分布在需求旺盛区域。由于云计算互联网公司集中在北京及周边, 超大型数据中心需求旺盛,2021 年前 5 个月京津冀地区数据中心在建项目有 51 个,总 投资达到 1048.4 亿元,单个项目投资额达 20.5 亿,主要投资方为企业自建和第三方数据 中心服务商。今年前 5 月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类项目 88 个,投资额达 434.3 亿元,主要 投资方为企业自建和政府投资。

(二)能耗政策趋严,数据中心发展趋向于高质低碳

在国家明确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国家政策着重于优化全国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截至 2019 年,全国各类数据中心 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0.8%~ 1%,预计到 2030 年达到 1.5%~2%。2019 年三部委印发 《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发布《关 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2021 年 5 月 24 日,国 家发改委等四部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 国家算力枢纽建设方案,加快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算力枢纽体系,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 局、供给平衡、绿色集约及互联互通。具体要求为:

在空间上: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①在京津冀、长三 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其特点为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重点统筹好 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 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满足重大区域 发展战略实施需要。②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其特点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 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 挥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 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建设全国一体 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在数量上: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跨区域的国家枢纽节点, 原则上布局不超过 2 个集群。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单一行政区域的国 家枢纽节点,原则上布局 1 个集群。

在定位上:①对于服务金融交易、车联网等领域,网络时延要求极高的数据中心, 允许在城市内部发展;②对于服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推理等领域,网络时延要 求相对较高的数据中心,鼓励在数据中心集群发展;③对于服务后台加工、存储灾 备等,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中心,要优先向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节点转 移。

建设高能效“碳中和数据中心”成为行业必选项。10 月 21 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 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强调数 据中中心高质量发展,鼓励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 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 1.3。到 2025 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 率普遍不超过 1.5。加快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布局 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各地要统筹好在建和拟建数据中心项目,设置合 理过渡期,确保平稳有序发展。对于在国家枢纽节点之外新建的数据中心,地方政府不 得给予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各地出台的数据中心政策对能耗指标要求不断提高,强调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为从源 头上推动数据中心持续提高能效碳效水平,强化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促进数据中心高 质量发展,高水平支撑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北京、上海和广深均提出数据中心老旧 整改及新项目入住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北京地区,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地区 IDC 的能耗限 制,对于数据中心的 PUE、上架率、阶梯电价和数据中心用途上面均有明确要求,对于 高耗能 IDC 的整改措施直接以阶梯式电价即增加 OPEX 的形式体现,迫使小规模高能耗 数据中心运营商退出市场。

降能耗、提高算力效率以及引入绿色能源将成为数据中心重点突破技术,以精密空调、 液冷、机柜模块化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有望加速渗透。实现绿色数据中心主要有三种方 式:1)降耗,即制冷系统和空调的优化,在建设方面,选择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或者 采用高效制冷、新型机房精密空调、余热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 PUE 值。2)提高算力算 效,采用高密度集成高效电子信息设备,优化数据存入与读出的体系架构与机制,充分 利用云边端协同调度系统,提高算力使用效率。3)利用(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取代化石燃料发电等,选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作为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提高 综合供能的安全性,进而提升绿电使用比例。(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节能要求趋严带动数据中心进入门槛提高,行业格局将加速规模化集中化

能耗要求趋严背景下,行业格局将加速规模化,推动数据中心行业长期发展向好。首先, 目前一线城市不符合 PUE 要求的老旧数据中心面临关停,行业将加速出清一批中小第三 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资源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加剧,而储备一线城市资 源的龙头 IDC 厂商将因此受益。其次,节能政策要求数据中心服务商在做到 PUE 值满足 条件的情况下,还需提升算力效率和绿色能源使用比例,数据中心服务商若要继续扩大 市场份额,则需兼具能耗资源储备能力以及提升算力效率和绿电使用比例的技术水平, 对于还未在绿电技术上做储备的中小数据中心厂商,进入行业的难度将加大,在能耗要 求趋严背景下,我们认为行业格局将加速规模化,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

节能要求趋严带动数据中心进入门槛提高,或将提高自建厂商的投入成本。由于数据中 心对于用电量和用电稳定性都有严格的要求,部分绿电的供电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数 据中心使用绿电资源,还需要调峰电源,增加储能设施,构建满足数据中心业务要求的 完整供电体系。对于自建而言,新增的投资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设施、购买绿证、碳交 易,将提高投资成本。对于第三方 IDC 服务商而言,龙头 IDC 厂商已经储备相关绿电技 术和设备,同时在碳交易方面的经验成熟。我们认为未来企业自建的比例或将降低。

八、企业通信:市场驶向千亿蓝海,“云+端”模式为主流发展趋势

(一)企业通信需求广、深度边界不断延伸,统一通信前景广阔

统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是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发展的产 物,广泛地实现了电话、传真、数据传输、电子邮件、移动短信、音视频会议、呼叫中 心和即时消息等多种应用服务的统一。

统一通信打通企业通信全场景,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趋势。2020 年在疫情的冲击下,远 程办公、视频会议成为短期刚需,并快速推动长期认知、习惯的培育。从企业的角度看, 随着业务使用场景的延伸及终端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在不同工作场景下高效实现工具的 切换、降低内部独立系统的维护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统一通信,企业员工不 仅可以通过音视频进行沟通交流,还能够通过统一通信平台分享数据、工作流,是数字 化时代的重要趋势。 统一通信可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改善办公效率。统一通信将多个分立的通信系统集成 于一个通用平台,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市场包括统一通信服务市场及 统一通信终端解决方案市场。其中,统一通信服务市场包括系统集成商、ITSP、运营商 等可提供云端、托管、管理、支持应用操作等专业服务的服务商,终端解决方案市场包 括桌面终端、会议终端、视频会议终端、软件终端等终端产品的提供商。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终端智能化+云计算发展推动统一通信市场渗透率加速上行。根据 Grandviewresearch, 2020 年全球统一通信即服务(UCaaS)市场规模为 387.4 亿美元,预计 2021 年至 2028 年将以 23.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2020 年,北美市场以超过 31.0%的收入份额 主导全球市场,美国的政府机构、医疗保健提供商以及线下和在线分销渠道渴望进行有 效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充分的护理和诊断,推动了 UCaaS 解决方案在美国的实施、采 用。亚太地区拥有价格合理的高速互联网和大量普及的智能手机,随着数字化的持续发 展和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亚太地区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出现大幅增长。

(二)视频会议市场风头正劲,云+端为重要发展方向

商业全球化趋势下,具有商旅替代作用的视频会议逐渐成为企业刚需。从宏观层面看, 在商业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其内部协作沟通的深度广度也随之快速 提升。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表明,2019 年全球商旅支出达 1.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 企业对于通信系统的投入更多的服务于远程办公环境下的团队协同沟通,视频会议可有 效满足远程场景下企业业务协作及管理的需求,能够节省商务出行的时间及非必要的商 务出差成本,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提高公司生产力。同时随着企业员工年龄层次的 差异与变化,也推动了视频会议产品形态及功能朝着易用、多元化的方向演进,继而反 哺催生更多的需求。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疫情实现全球视频会议市场教育,催化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多个场景的需求存留。亿联网络产品总经理廖昀在2020全球数字价值峰会上发表的题为“新形势下的远程办公”的 演讲中展示,80%的企业负责人在疫情封锁期间加快数字化扩张计划,70%的员工购买了 新的产品以应对远程办公的需求,其中 61%由企业采购,而 45%的 IT 和通信系统预算用 于购买新系统和设备。在疫情期间,疫情下全球视频会议需求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疫情 过后,许多企业对远程办公的潜在需求被激发,很多企业管理者重新认识到了远程办公 的价值,实现了长期习惯转变的培育。视频会议工具由可选消费品转变为必需品,并以 此为中心辐射各行各业,加速大众对于视频会议的认知和适应,视频会议行业料将加速 爆发。

我国视频会议市场方兴未艾,在国产替代+市场下沉背景趋势下,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的核心诉求在于系统的安全可靠及高并发支持,在国家网络安全的 相关规定下,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国产化愈发明确,国内厂商迅速挤占思科、Polycom 的 市场份额。同时,云视频会议市场在云服务的加速成熟下得以初步培育,公有云模式下 企业使用门槛降低,推动市场向下渗透到中大、中等甚至小微企业,市场规模变大。随 着云视频会议厂商免费模式向收费模式的变现切换,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将迅猛增长。艾 瑞咨询预测,2023 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达 219 亿元,2020-2023 年预计硬件视频 会议系统复合增长率为 9.3%,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复合增长率为 24.8%。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VCS 视频会议市场玩家可分为传统通信厂商、平台型厂商及 SaaS 厂商三种:

1) 传统视频会议厂商:凭借对硬件终端设备的掌握,开拓云端会议产品,建立软件平台 生态,在垂直行业落地经验、渠道开拓、音视频技术上拥有先发优势。基于“云+硬 件终端”的厂商如亿联网络、华为、思科、Poly 等厂商,从云端到配件产品一应俱全, 产品线较为完备,满足了各个行业和场景的视频会议需求。

2) 平台型厂商:以腾讯会议、华为 WeLink 等为代表的平台型服务商产品较为轻量化, 易操作、易拓展。其核心优势在于厂商具备云资源,可完成高效部署与调度。平台型 厂商依托天然具备的社交属性,可实现 C 端用户的快速裂变,并将客群向企业客户 进行延伸,促进 B 端用户的销售转化。

3) SaaS 厂商:SaaS 厂商的核心服务是云视频会议产品,在易用性、可维护性上更具优 势。SaaS 厂商需依托平台型厂商的基础云进行产品部署,且需与硬件厂商的终端产 品。

在部署模式上,视频会议产品可分为自建式与公有云两种模式:

1) 自建模式下的视频会议系统基于专线网络,安全可靠、稳定性更优。公司需要购买包 括会议室终端设备在内的整套系统,一次支付系统购买费用,采购成本高、后期维护 成本也较高。自建模式往往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支付能力。一般自建模式的核心客户以 大中企业、金融行业、经济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为主。

2) 公有云模式无初装费,按月支付服务费,适合于支付能力弱、付费意愿低的中小企业。 视频会议的云化演进已成为业内共识,公有云模式具有成本低、部署快等重要优势, 是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对于政府、金融企业等大型客户来说,更倾向于选择安全 性高、兼容性强的私有云模式,长期来看,未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需求将在 视频会议市场长期共存。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硬件是用户优质体验的必要载体,“云+端”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视频会议 平台云化是必然的主流趋势,SaaS 模式及平台型模式高速发展,但是单纯的软件服务模 式始终存在品质短板,无法支撑起办公新常态下的需求。从海外场上的动向上来看,Zoom 推出硬件订阅服务,Teams 加强与耳机及设备硬件商的认证管理。我们认为,硬件是用 户优质体验及品质保障的必要载体与支撑,是会议场景下无法替代的刚需。我们认为,SaaS 产品虽具有较强的移动化属性,市场将朝着软件+硬件的服务模式发展,“云+端” 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视频会议终端也将日趋场景化。

便携式外部设备升级沟通体验,使用者对高品质的诉求及付费意愿强烈。使用者对高品 质办公的诉求及为品质付费的意愿度愈发强烈,且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布置了专门的工作 空间,并配置了更加专业的设备(包括商务耳机、高清视频会议摄像头、桌面扬声器等), 能够提升沟通体验的便携式外部设备需求凸显。以商用耳麦为例,商用耳麦需要保障办 公场景下的通话质量,因此要从降噪、通话音质、接打电话、安全性、抗干扰性、与其 它办公设备的搭配使用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做出差异化设计,是品质办公的刚需产品。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云办公终端,是小而美的高增赛道。在云办公、远 程办公的普及及消费者对用户体验升级的意愿推动下,2020 年,消费者对专业 PC 耳机 和 UC&C 耳机的需求快速增长。扬声器、移动办公摄像头等办公终端也是提升视频会议 参与体验及办公质量的重要组成,且办公终端品类具有较强的个人属性,更新迭代更快。 全球专业耳机市场预计到 2026 年将从 2019 年的 14.1 亿美元增至 29.4 亿美元,复合年增 长率为 11.1%。

九、军工通信:国防信息化进程持续推进,利好军工通信龙头发展

(一)军费支出上行及投入结构优化推动行业景气度上行

军费是推动我国军工行业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根据国家预算报告草案披露,2021 年国 防支出预算增长 6.8%,相较 2020 年增长 0.2 个百分点,充分彰显国家加快国防建设的决 心。整体看来,我国军费支出绝对值较高,但相对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绝对水平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 年我国国家财政国防支出为 12122.1 亿元,2019 年增长率为 7.46%。我国国防支出居全球第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但从相对水平上看: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我国国防支出 /GDP 占比明显偏低,维持在 1.9%-2.0%的稳定比例,2019 年我国人均国防支出仅 1.89%,与美(2019 年为 3.41%)、俄(2019 年为 3.88%)等国家存在差距。国防 支出/GDP 占比偏低的现象反映了我军武器装备总体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建设不足 的现况。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从国防支出的结构上看,我国在国防装备方面的支出结构呈现优化趋势。我国国防费由 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及装备费三部分组成,各自约占三分之一,其中装备费主要用 于武器装备的研发、试验、采购、维修、运输及存储。2015 年以来随着我国裁军、军改 等的推进,装备的列装速度不断加快。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从装备实力上看,我国与美国仍存在一定差距。以军用飞机为例,军用飞机总量及代际 结构上看,我国军机呈现“总量少、机型结构不合理、先进机型代际差距大”的现状。 尤其我国军机的总量及先进飞机数量均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 前距离“构建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武器装备体系”仍有很大差距。在 新时期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目标下,我国军机“量增”及“升级”需求 凸显,驱动新型装备加速发展及列装,提高自动化及信息化程度。

量增需求:

我国军机总数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总量提升需求凸显。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 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的总称,在夺取制空权、防空作战、支援地面部队和舰艇 部队作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与美军相比,我国各军种飞机总量均有差距。根据飞机用途,军用飞机大致可以分为战 斗机、特种机、加油机、运输机、武装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七种机型。在我国军机 的多种类型中,战斗机是发展最快、竞争性/对抗性最强、更新换代最快的机种,战斗机 也是我国军机的主力军,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一个国家的航空实力。2020 年我国战斗机 数量为 1571 架,而美国战斗机数量是我国的 1.73 倍,且我国特种机、运输机、武装直 升机及教练机总数均与美国有数倍差距。

升级需求:

从代次结构上看,我国三、四代战机总量占比较低,空军装备换装列装需求迫切。从战 斗机的机型结构上来看,美国所有战斗机均已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四代机的迭代,其 中三代机占比总量的 83%,四代机占总量的 17%,而我国四代机占比仅为总量 2%,有 27%为二代机型。俄罗斯的三代机占比也达到了 65%,高于我国 52%的水平。总体看来, 我国战斗机与美国仍然存在结构劣势,先进飞机的数量及占比仍有较大空间,与 2018 年 11 月提出的“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战略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对比美国军费结构及装备建设情况,我国军队装备建设还处于“补课”阶段,预计我国 国防预算将逐渐向武器装备和训练维持倾斜。我们预测,在军费总投入规模维持增长的 基础上,军费的投入结构有望持续优化,装备采购投入将得到相应提升,武器装备投入 增速将快于整体军费增速。

(二)我国国防信息化进程持续推进,预测信息化装备领域增速更快

信息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人类战争在经历了徒手战 争、冷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之后,信息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其基本概念为“以信息 化武器作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的战争”4。信息化战争的到来 加剧了世界各国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对我国国防建设与发展提出挑战,国防军队 的现代化建设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军工通信是国防信息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建设升级将贯穿现代国防体系始终。 军工通信系统是军事 C4ISR 系统的神经中枢,分布于整个 C4ISR 系统中,承担着命令交 接、信息传输的功能,是军事系统保持有效运作的基础支撑。伴随现代战争的不断演化, 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以及广阔区域内保持通信的有效性愈发重要,军工通信系统的建 设升级预计将贯穿现代国防体系始终。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抓住物联网化改造的“黄金十年”投资机会

(三)军工赛道壁垒较高、参与者各有所长

国家对军用无线通信产品承制单位实行严格的生产资格许可管理制度,对新进入者形成 较高的资质壁垒。在军工行业中,公司需要具备“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武 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等完备的军工业务资质。按规定,新设立企业必须运营至少一年以后才能申请保密资质, 装备承制资格和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证书也必须在涉密项目有效运行基础上才能申报,故 一般需要 3 年时间才能取得承接军方项目的资质,军方资质审查的要求严苛,通过率较 低,行业外的潜在竞争对手较难进入。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855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