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感受学科交叉融合的跨界学习,参与知名企业深度实践,“大咖”企业家手把手指导……近日,湖北工业大学智能建造专业大一新生刘瑞奇,参加学院迎新活动后激动不已,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更有信心了。

感受学科交叉融合的跨界学习,参与知名企业深度实践,“大咖”企业家手把手指导……近日,湖北工业大学智能建造专业大一新生刘瑞奇,参加学院迎新活动后激动不已,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更有信心了。

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湖北工业大学增设了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一批新工科专业,首年招生即成热门。如何培养好这一批新工科人才?学校瞄准新兴产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以新工科理念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湖工大作为省属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和专业集群,集聚湖北省乃至国内外众多高端人才和大量科研创新资源,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能力。”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富说。

近年来,学校集中优势资源,除了增设10个新工科专业,还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6个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先后撤销17个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的专业。目前,学校专业布局实现了与湖北省“51020”产业的完全对接,高度契合国家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湖北工业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智能制造专业学生现代工程训练现场。崔虹瑾 摄

不仅如此,学校打通学科专业孤岛,建设“智能+”“数字化+”跨院系多学科专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需求,围绕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凝练开设了13个微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修。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师资力量。学校采取外引内培方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借助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引进3个国外高校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派遣400多名老师深入企业,把论文写在车间;聘请200多位企业高管进课堂,实现专业育人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深化产教融合

2019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集成电路产业名列榜首。就在这一年6月,湖北高校首个芯片产业学院在湖工大成立,投资3000万元建成湖北芯片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我们希望为湖北芯片产业发展培养管用、好用的高素质人才。”芯片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吕辉教授介绍,目前,学院已与长江存储、长飞光纤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共建4家校企研发中心、2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和6个研究生工作站,让学生可以深度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生胡吉松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发表了4篇SCI期刊论文。

湖北工业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师生共研共讨科研项目。张莱摄

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瞄准湖北省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数字等重点产业,组建了芯片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学院,探索出共建学院等深化产教融合的新路子。

学校始终与企业共商学生发展、共设培养目标、共设毕业要求、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支持条件。“我们老师有一半是企业高管,在老师指导下,我按照工厂规范设计了一款芯片,还完成了十几个科研项目。”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张文宇说。

湖北工业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湖北工业大学白酒生产线。张莱摄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目前在全国建有300多家实习实训基地,其中3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5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45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每年可满足全校10个新工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及创新创业需要。学校还致力于把课堂开进车间,建有白酒、清洁生产、道桥融冰等多条生产线,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全流程开展生产实践。

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

2020年央视春晚舞台上,24只机器牛“犇犇”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带来了国内首次高性能四足机器人集群舞蹈表演,而这群机器牛的研发负责人,正是湖北工业大学2016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邓志。他曾带领团队在一周内排除通讯干扰问题,利用二维识别、红外背光、图像识别技术,研发了全局定位系统。

2017届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雷赫曾带领“90后”海归一起创业,研发出国内首个在移动端推出的实时云渲染家装设计软件,他们的公司获评“2020光谷明日之星”和光谷“瞪羚”企业。谈及创业经历,雷赫坦言:“大学的经历是我创业的底气。”

近年来,芯片、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多个新工科学科专业群的构建,实现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学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批优秀毕业生在新兴产业领域表现突出,成为行业翘楚。以芯片产业学院为例,3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其中58.9%进入芯片行业,30.7%选择深造;40%毕业生进入华为、长江存储、烽火通信、武汉敏芯等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就业。

“到关键领域和重点区域就业创业。”湖北工业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夏星介绍,学校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布局,一年来,150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人单位进校宣讲招聘,为学生提供近万个岗位,七成毕业生服务新兴产业,为湖北区域重点产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王一雪、陈凌)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886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