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 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
芍药汤
功用
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前一节课讨论到芍药汤的主证的病机分析,它涉及到湿热痢,湿热壅滞肠道造成气血不和,所以功用是清热燥湿,调和气血。在这方制定的刘河间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里边,对这个治法他提出了调气和血的重要性。“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这一点,这个治法,对于解除痢疾病人症状上产生的痛苦,也就是通过调气和血,更有助于湿热的排出。这个是很有意义的,应该说医学史上治疗痢疾的一个进步。
所以这一点,尽管过去有些医家把痢疾涉及气分,涉及血分来区分,就是芍药汤和后面要讲到的白头翁汤,不同时代产生方剂的区别。我觉得不能绝然这样区分,芍药汤实际上是湿热为主的,有气滞血瘀,多少也涉及到血分,也有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仅仅不同于在调气和血这种治法,创新治法的结合运用。所以在后面的变化运用里,就包括白头翁汤变化运用,现在临床上还是把调气合血的这种治法,和一些结构结合进去的。
方解
君黄芩清热燥湿
黄连清热燥湿
臣芍药活血止痛
当归活血止痛
木香行气止痛
槟榔下气导滞止痛,疏通水湿
佐大黄泻下积滞
肉桂使寒凉方凉而不郁,防止药病格拒,温化津液
使炙甘草养胃气,调和诸药
芍药汤方义分析,历来也有些认识的不同。我们现在把黄芩、黄连作君药,六版七版都这样。历代把黄芩、黄连做君药的,也有一些医家。但有一部分由于它是叫芍药汤,以芍药、当归作君药。五版就是这样定的。
作为湿热痢疾,应该是清热燥湿。黄芩、黄连治痢之最。治疗湿热泄泻,湿热痢疾,往往首选的这些。黄芩、黄连应该作为主体,方中的君药,比较适合。如果放在清热剂,而且又是以芍药作君药的话,那芍药不是符合清热剂,以清热药物为主,治疗里热证这个定义。
既然一类方剂用药特点,治疗证候特点,由这个定义来做界定,应该尽可能符合。有些比较难处理。比如过去固涩剂,第一个方玉屏风散,一位固涩药都没有,最后一个方,完带汤,也没有固涩药。所以以固涩药为主组成,治疗气血津液滑脱散失的证候的,这类方叫固涩剂。我有时开玩笑,从头到尾都没有固涩药,第一个方到最后一个方。中间方当然有了。
像这个方也存在这个问题,过去讲到芍药汤,说芍药、当归作君药,学生说的是,那你的定义里头不对呀,这也是黄芩、黄连应该作君药的理由之一。
对于湿热痢疾,黄芩、黄连作君药,名正言顺。臣药有两组,芍药、当归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又能止痛。木香、槟榔能够行气,行气也能止痛,木香行气主要作用于胃肠,槟榔是下气导滞而且又能疏通水湿,对解除湿热有一定的帮助。两个药联用,起到通过行气,针对了气滞,调气则后重自除。
佐药里,大黄、肉桂的配伍,在芍药汤里有些特定的意义。大黄可以泻下积滞,湿热搏结气血,以及肠道的一些积滞,通过大黄泻下,排出湿热以及热毒。所以这个方里配伍大黄,也是“通因通用”治法的一个典型。
肉桂,一方面在整个方义苦寒为主的方里,使得全方凉而不郁,第二个方面,肉桂是温性的,而这类苦寒药作用于胃肠,胃肠道湿热积滞,加上用苦寒药,包括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这类运用,容易引起药病格拒,所以用肉桂它还有一个反佐的意义,防止药病格拒。第三个,肉桂还可以温化津液,有助于除湿,但它偏温,在整个寒凉的方里面,它的辛温之性也被一定的制约。这是佐药,大黄、肉桂的作用。
甘草,养胃气,可以防止苦寒药物伤胃。又能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
寒热共投,重在“热者寒之”。
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应该说是一个主治方剂,针对病机的特点,主治方剂是个很典型,考虑很仔细的一张方。配伍特点归纳,首先,气血并治,体现调气和血。第二,体现通因通用。同时运用了肉桂的反佐,寒热共投,寒热并用,整体上是个热者寒之。所以虽然我们两句话总结,实际上用药配伍特点里有三个点,一个体现调气和血,在痢疾治疗方面,在当时时代一个创新的方法。第二,通因通用,第三个是反佐用法。这三点是本科同学,在学习芍药汤配伍关系上的,三个要注意的重点内容。
运用
辨证要点
便脓血,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赤白相兼,苔腻微黄,脉弦数。
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这是痢疾的共同特点。痢下赤白,而赤白相兼,这是湿热痢疾的特点。在加上舌像,脉像。由于湿热,苔腻微黄,脉弦数。
对芍药汤,过去解释有一些它家当归、芍药,也从肝脾角度去解释过,因为中医传统理论对于腹痛,经常联系肝来认识,肝脾不和,腹痛,这里面加芍药,当然芍药可以有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
我自己觉得,不是说只要有腹痛就联系到肝,那样就机械了。联系到肝来解释它,也说得通,因为历来古代医家在方论里,对于方解,或病机分析,到用药,这个分析,往往绕个圈圈就要把它说到就算啦,这个我们要针对实用,而且尽可能学员学习的时候,他可以简捷,只要这知识点够了,就可以不要去绕圈圈。
这个方里如果也说到肝脾不和腹痛,芍药是有柔肝缓急止痛作用,但这里调和气血,调血作用个主要的。并不是一有腹痛,就把肝要联系上。要看有没有肝脾不和的这种病机。这个主要在胃肠。像大承气汤,又没有腹痛呀?腹痛拒按,痛得也挺厉害,由于那四味药实在牵不到肝上头去,所以不讲它肝脾不和。
方剂学作为基础课,在基础学习阶段,我主张第一个实用,第二个简捷,所以这个方里,历来的方论里各种各样说法是很多的,配伍当中的关键,一个理解到湿热是主要的病因,气滞血瘀是湿热搏结气血所造成的一个病理过程。然后才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这些症状。所以芍药汤采取的调和气血,通因通用,反佐用药等等,都是针对了具体的病机和病理过程。
随证加减
这是提供一些临床常用的加减方法作为参考。
白多赤少:加厚朴、砂仁、车前、泽泻
赤多白少:去肉桂、当归,加丹皮、地榆、白头翁
热盛伤津:去肉桂,加乌梅
兼食积,苔腻脉滑,热重者:加白头翁,银花。
湿热痢疾酿成热毒,涉及到一定程度热毒,热毒可以有轻重的不同。赤白下痢的白多,脓多,一般认为是湿偏重,湿滞气机容易突出,所以加厚朴、砂仁、车前、泽泻,都有化湿、利湿的作用。赤多白少说明血分郁滞较重,湿热或热毒搏结气血,在血分郁滞较重,因此加的一般凉血活血,凉血解除血分热毒,丹皮、地榆、白头翁这一类。汲取白头翁汤的清热凉血解毒。肉桂、当归一类,那是调血,肉桂温通血行,当归养血、活血、调血。这围绕着赤多白少,可以考虑这个方面。
如果热盛伤津,阴津损伤,肉桂可以去掉。本来肉桂用量就是小量的。如果有饮食积滞,胃肠道疾病兼有食积,苔腻脉滑,热较重,湿热,热较重又有食积,这类既要加上清热解毒药,也要有一点消导,消食导滞,有一定消食导滞的药结合。
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就我们前面谈到逆流挽舟法。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白头翁汤和芍药汤,势历来看作治疗痢疾的两个类型,也是一对方,它出自《伤寒论》,给后世提示了一个治疗痢疾的基本治法及配伍。
组成
君白头翁凉血
臣黄连清热解毒
黄柏清热解毒
佐秦皮收涩津气,清热解毒凉血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热毒蕴结,深陷血分。
↓
热毒痢─赤多白少,渴欲饮水。
白头翁汤针对的是热毒较重,我们叫它热毒痢,或疫毒痢。这个方药味较少,药味较少的方,有时候分析也可以从这个药开始。从药物分析归纳它功效,然后这类功效针对什么主治,以及证候的特点。。这个是提示一个方法。学了芍药汤以后,再讨论白头翁汤,可以把两个方的主治和病机作一个比较。
白头翁汤强调的是疫毒痢(热毒痢)。总是强调热毒,疫毒强调一种传染性。白头翁汤适合用的,一个热毒较重,热毒深陷血分,一个应该说有一种爆发史,爆发疫毒,来势较凶,涉及人群,一下子爆发较广了。它是个基础方。
从痢疾特点来讲,虽然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都有,但整体可以有发热,可以在下脓血方面,以这种血痢、赤痢为主。所以一般说它赤多白少,反应出热毒深陷血分,可以有一定的津液损伤,津气损伤。人体正气受影响也较快,所以或者形成像中毒性的这类的较快,反应出阴伤,渴欲饮水。这些出现得也较快。
白头翁汤和芍药汤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整体有发热,加上赤多白少,发作比较急。芍药汤的湿热痢疾,散在式的,而且临床上这个变化起来慢一些。
对于热毒较重,在治法方面,要强调清热解毒和凉血。清解血分毒为主。全方集中在清热解毒凉血。治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说它基础方)。白头翁汤是清热凉血解毒力量很强的。黄芩、黄柏增强白头翁的清热解毒作用。同时又能燥湿,联合起来,成为治疗痢疾的一个最基本结构。
这方里的秦皮也是苦寒的。其性较涩,收涩,当热毒或湿热阻滞在肠道,搏结气血,收涩应该说是不适合的。秦皮苦涩,但实际上根据历来用的经验,它能够用于痢疾,那就要从它药的一个具体功效上,药物的特点上去说明它,所以历来就有一个说法,叫秦皮收涩。它的收涩不会影响病邪,而是收涩走散的津气。这个也是一种说理工具。
实际上它还是有比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作用。由于它本身有涩的特点。所以说它不是收涩的,影响气滞血瘀。而它这个收涩,能够选择性的收涩走散津气。下痢,热毒痢下痢比较急暴,也就是说一天次数比较多。病程发展比较快,热毒较重,而且赤多白少。伤血分,伤阴比较快。认为秦皮能够收涩走散津气,防止正气过分损伤。
这个解释,相对来说有点牵强。秦皮因为在其它方面,没有讨论到这些问题,所以在这个方里,历来是这样解释的。这解释只能做一个参考。
这个方现在除了用于痢疾,作为基础方,爆发式热毒型痢疾,其它热毒上攻,这些也可以用。像急性结膜炎,白头翁汤不但能够内服,也可以外用,而且效果相当好。历来统计数字疗效很好,病例很多。也就是说,在眼科方面,也经常用的。它清热解毒凉血力量比较好。
运用
辨证要点
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
随证加减
兼有表邪:加葛根、连翘、银花
里急后重甚者:加木香,槟榔,枳壳
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
夹食滞:加焦山楂,枳实
阿米巴痢:和桂圆肉包鸦胆子同服。
因为深陷血分,所以症状比较重,伤正比较快。因为疫毒它有外来感染因素,尽管有些消化道感染,涉及到外邪,由于热毒搏结气血,初起阶段,造成营卫不和,有一定的表证特点。但这个是一种热毒为主的。所以加一些银花连翘。
里急后重甚者,因为这四味药调气作用几乎没有,不侧重在这里,所以撷取芍药汤后世调气这些特点,木香,槟榔,枳壳这些基本上涉及芍药汤的用法。脓血较多,加强凉血。这里侧重是在赤多。常用赤芍、丹皮、地榆这些,有凉血作用。协助清解血分热毒,通畅血行。饮食积滞,用焦山楂,枳实,消导积滞。至于鸦胆子用于阿米巴痢,这是一个辨病。
前面在胃肠方面讨论了五个方。两个治牙痛的。三个治或者热泻,或者热痢的。证型反应都不同,而且反应了一些基本配伍的结构。
清脏腑里热的,针对某一脏腑,一类病证,组成不多的这类方,小方比较多。学习当中主要掌握这类针对性的疾病的证型特点。
一个牙痛,这两个方,清胃散,玉女煎。反应出清胃凉血治法。针对的胃中积热化火上攻,涉及血分这种特点。玉女煎涉及到的是少阴不足,阳明有余,肾阴不足,胃火上炎。胃火程度以及它涉及到血分的深度,应该说不如清胃散,但它兼有肾阴不足。所以表现出来阴伤程度较重。所以也可以用于消渴,消谷善饥,消渴证。治法和针对的证候有区别。
三个治疗热痢热泻的方,白头翁汤,芍药汤主要用来治疗痢疾,一个湿热痢,一个侧重在热毒痢,疫毒痢。葛根芩连汤又可以治疗热泻,也可以治疗热痢。现在实际上治热泻更多。因为配伍上它是以升清阳的葛根,以及黄芩、黄连的清胃肠湿热,这种结构,对湿热泄泻更适合。
芍药汤体现湿热痢的调气和血为特点,临床现在用在湿热痢疾是主要的。中医的痢疾概念很宽,要注意,它不是现在西医诊断的痢疾,就是中医的痢疾。中医的痢疾包括现在慢性结肠炎.
结肠炎很多这个方用得很好。我们用芍药汤有开始认为慢性结肠炎,后来诊断结肠癌,用芍药汤一阶段,定期,比如说十天两三付,吃汤药。平时就吃丸药。芍药汤结合这个,加一些调肝的,平实根据体质,治半年左右.
开始说结肠炎,后来华西医科大学检查是结肠癌,但最后我们也弄不清是什么?因胃半年后又去检查,又把癌排除了。体检发现,有腹痛,有脓血,治疗半年以后,恢复了。至少是慢性结肠炎基本恢复。这类报导很多,所以它不光用于痢疾。
白头翁汤,解毒凉血力量很强。也不是仅用于疫毒痢,热毒痢。眼科也用得很多。
这是清脏腑热的这类方剂了。
第五节 清虚热
虚热
温病后期,邪热不甚,阴液已伤
肝肾阴虚,虚热内生
我们的教材,清虚热有青蒿鳖甲汤,清骨汤,当归六黄汤。一类方就一张,青蒿鳖甲汤作为代表。其它两个都是三类方。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汤既可以用于温病后期,温病在后期,邪热不重了。到后期,伤阴为主了。热病后期,阴液已伤了。它暮热早凉,热退无汗,又这种特殊的一个热型。但这是作为温病常用的,这个热仍然是实热。
所谓的虚热,是指的热的程度,热到后期,强弩之末,相对于温并在早期,中期,热势盛,那个实热来讲它虚,所以从《温病条辨》原书用的这个热,虚实的界定上,仍然是个实热。这是第一个。在讨论到虚热当中,特别青蒿鳖甲汤针对的虚热,学生一开始就是,究竟这是实热还是阴虚发热,容易弄不清楚。这方能不能用于阴虚发热呢?可以用。内伤杂病中的阴虚发热也可以用。它养阴透热。所以用青蒿鳖甲汤来作代表。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阴液已伤
证见
暮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温病条辨》少这样描述,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暮热早凉,热退无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说明阴液已伤,时间较常,或者说程度较重,这时的特点,一个邪在阴分,第二个特点,阴伤。《温病条辨》描述的症状,暮热早凉,进入晚上发热,早上热退,但热退又没有出汗。
它的意思反应了邪伏阴分。因为人体的阳气白天出表,晚上入里,白天在阳分,晚上在阴分,邪热,既然温热病邪,这个邪热还是实热,不是阴虚的发热。邪热本身伏在阴分,到后期了,到入暮,暮热,到晚上,阳气回到阴分,阳入于阴,两阳相争,伏在阴分的邪热,和人体的阳气回归阴分,在阴分两阳相争,发热。所以有暮热的特点。“阳入于阴为之寐,阳出于阴则寤”。
所以晚上睡觉了,眼睛一闭,阳气入里,这时候温热病邪在后期,邪伏在阴分,两阳相争,发热。到早上,阳气出于表,阳气到阳分,那和邪伏阴分的邪脱离接触,这样不发热的。并不是热退是随著作汗。正气鼓舞出汗,可以使得热随汗出,随着汗退。说明病邪伏阴分,是邪没又透出来。说明阴分还有邪。这八个字,两句话,简要的反应了温病后期,邪伏阴分的特点。
阴液损伤是温病后期的特点,所以舌红苔少,脉细数。
功用
养阴透邪
方解
君鳖甲滋阴清热(清邪伏阴分之热)
青蒿清热透散
臣生地滋阴清热
知母滋阴清热
佐丹皮辛散透热(血中之热,虚热)活血散瘀
这个透热,是说你邪伏阴分,只能向外透。透,也包括清解。鳖甲、青蒿这两个药配伍,有个分工合作的道理,邪在阴分伤阴,鳖甲有滋阴退热作用,有的说鳖甲擅长通络,能够透热,实际上主要是滋阴清热。鳖甲主要作用于阴分。这种邪伏阴分,这是实邪到温病后期强弩之末,邪并不重了,但是在阴分了。鳖甲可以滋阴清热。但有很多阴虚而又内热,它也可以滋阴,清阴分的虚热。所以鳖甲是常用的。包括像清骨散、秦艽鳖甲散这些里头都是用它滋阴。
青蒿带有芳香特点,可以透散,青蒿严格讲,偏于有辛散,苦寒的特点。能够清热,又带有芳香透泄的作用。青蒿自身清热作用主要是气分,但有透热这特点。阴分伏热要往外透,青蒿透热挺好,和鳖甲同用,吴鞠通说它能入阴分透热。“青蒿不能独入阴分”因为它是阳分药。“有鳖甲领之入也”。那就是鳖甲青蒿同用的话,可以既能滋阴,又透出阴分之热。鳖甲、青蒿配伍有这个关系。“鳖甲不能独入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这也是吴鞠通讲的。
我体会这两句话呢,有它自己特定的意思。写的像对联,有些不太理解,本来邪伏阴分,鳖甲在阴分算了,它到阳分来干什么?实际上,这两句话有个意思,一个相互分工合作,这是相辅相成。鳖甲、青蒿合用,主要目的从阳分透热达外,但鳖甲擅长走阴分,说它不能出阳分,是认为在阳分有热的话,鳖甲比较滋腻,和青蒿同用,就滋而不腻了。既扬长又避短,这个意思。
所以这两者又有一个相反相成。鳖甲领青蒿入里,透阴分之热,鳖甲、青蒿合用,鳖甲就滋而不腻。吴鞠通这话说的是绝对的,古人写东西,文字上喜欢写得像对联一样,很好听。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实际上是写了两者,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分工合作,又能制约的关系。 这是在理解青蒿鳖甲汤里边,方义分析当中,吴鞠通那两句话的意思。我自己理解的一个体会。
生地和知母,能够滋阴清热,生地养阴清热,知母一般说它比较滋润。都是能够补充温病后期的伤阴,阴不足,来养阴滋阴,同时清热。
丹皮,能透热,丹皮辛散,它偏寒凉,能够清热,丹皮既能透散血中之热,也能透虚热。透虚热,方经常也用。凉血热也常用。而且这里是全方偏凉,他这种活血散瘀作用,使阴分滋阴养血退热同时,整个方滋而不腻,有这个特点。
青蒿鳖甲汤里,历来常用的退虚热的药,透热的药不少。鳖甲、知母、丹皮这类,都常用来退虚热,青蒿对虚热能够透热达外,用的透热的特点。所以不但用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这种虚热,而且青蒿鳖甲汤对于阴虚引起的发热,也可以运用。所以运用当中加地骨皮、银柴胡这类结合起来,也就成为了一个常用的退虚热方。
像青蒿、鳖甲这类的结构,既清又透,在其它清虚热方里经常也有。
青蒿鳖甲汤不但可以用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的暮热早凉,热退无汗,这种虚热,也可用于阴虚发热。一般用青蒿鳖甲汤,病程都比较长,而且服用时间长,最好还是加一点理气化湿的,使它能够服用较长不碍脾胃。
配伍特点
滋清兼备,标本兼顾。清中有透,养阴不恋邪,祛邪不伤正。
鳖甲比较滋腻,配青蒿以后,滋而不腻了。这方里的清虚热药,结合养阴祛邪不伤正。
运用
辨证要点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随证加减
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去生地,加天花粉
兼肺阴虚(反应出阴虚咳嗽),加沙参、麦冬
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
因为温热病邪深伏在阴分,也有可能阳分还有余邪,其表现主要是口渴,口渴不渴?如果邪在阴分,一般来讲口干而不渴,如果邪在气分,还可以口渴。所以暮热早凉,如果说汗解渴饮,就是汗多,有明显汗,特别口渴,那涉及到有一些气分的津液损伤,加天花粉。
虚热,小儿夏季热,往往反应出很多虚热特点,可以增加透热,透虚热,白薇,荷梗都能对外透热。
使用注意
阴虚欲作动风者,不宜使用。
我们说阴虚虚热,青蒿鳖甲汤也能作为基础方用。但动风,引起要动风,一般不用。
- 清骨散
清虚热的方还有清骨散,常用于骨蒸劳热的,它以透热、骨蒸比较深了,清热透热结合。特别集中了大队的清虚热药,清透虚热的药做为一个配伍的特点。清骨散,三类方,我们只作个提示。
- 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比较特殊,这方涉及到我们常用治疗自汗的法,可以数法结为一体。比如方里用量很大是黄耆,但黄耆不是君药。黄耆起固表作用。历来的解释认为既然阴虚火旺盗汗,而且这种盗汗日久,反复发作,随着汗出,卫气也会耗伤。所以开始可以是阴虚,但由于汗出导致了卫虚。继发病机里有阴虚火旺,火胁迫津外泄,又有表卫不固。不仅仅是盗汗,虽然原本盗汗,可以兼有自汗因素。所以用生地、塾地这一类,滋阴清热。
从滋阴方法、滋阴涵阳这种方法,和固表相结合。由于火旺,阴越虚,火越旺,用三黄来清热,所以也有人认为,这种清解实热,也是治疗汗出的一个方面。滋阴清热也是治疗虚热盗汗的一种方法。固表止汗是治疗气虚不摄,自汗的方法,这是集中起来了。是反应了,只要汗出日久到最后,由于是一开始是实热引起汗出,出汗伤阴,这时候再产生热的话,有实热因素,也有由阴伤产生这个热的因素了。
当然长期出汗,又有表虚的因素。几个结合。所以当归六黄汤在病机上,历来教材不好写,讲课不好讲,学生说,你是阴虚,虽然有养阴清热的,不是清虚火药,而是清实火的药;你既然要清实火,你又用大剂量黄耆固表,怎么回事?
实际上,这个方运用的时候,它是反应了三个方面,清热降火的,滋阴的,益气固表的。临床上出汗,盗汗、自汗相互可以影响。这个方盗汗日久,引起了包含有自汗的因素,针对盗汗,结合强有力的降火或大剂量的固表。这种方法治疗。
- 牡蛎散
你再比一下,另一个方牡蛎散。那是先自汗,自汗日久,汗为心之液,心阴损伤,心阳相对失去潜藏,最后又兼有盗汗。那就是说,阴不足,阳偏亢,汗为心之液,那是阳亢以后,热迫津外泄。这时候又产生盗汗因素。这种病人,你要说他是盗汗,他也有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那有时候动一动,白天也出,自汗,也有。所以由自汗日久,继发盗汗,自汗、盗汗同见。
那像青蒿鳖甲汤,可以有盗汗,又继发表卫不固,又有自汗因素。所以这反应出一种基本病机,和具体气机变化以后,复杂的复合病机的一种关系。如果纯以基础病机来解释,是不好解释。但临床上,这类复杂情况最多,所以初学方剂运用的时候,往往容易建立在基础病机的这个依据上。而不容易基础病机形成以后,进一步可能向哪些发展,考虑较少。
而当归六黄汤和牡蛎散这类,它是治疗临床常用方。对一些具体证型,常用方疗效较好。过去有的教材当归六黄汤作附方,或者是不要了。后来大家觉得这临床很好用,还是要摆在里面作三类方。清虚热讲一个重点,就是青蒿鳖甲汤。其余方只作提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