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字义
钵龙
拼音:bō lóng
注音:ㄅㄛ ㄌㄨㄥˊ
解释: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
古代诗词
宋代.王益.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宋代.陈著.筠溪八景诗·设僧龙湫:「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
明代.王守仁.化城寺(归越作):「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宋代.宋祁.送元诤归中岩:「岩云护钵龙降呪,林露侵衣鹤警眠。」
明代.王世贞.同舍弟敬美真上人游大佛寺遇雨作:「檐鸽过雷时自堕,钵龙旋雨暗闻腥。」
基本字义
钵(鉢)bō(ㄅㄛ)
1、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钵子。饭钵。茶钵。乳钵(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