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老师,你觉得这湿气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可以说,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一定是有水分的。除非你永远不会长大,否则你永远是个孩子。否则,随着生活进程的发展,你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痰湿之气。
湿气产生的原因太多了,几乎包含了身体的任何一个脏腑,涉及到身体运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偏差。.
这里面,我想对当代人特别说一句:郁闷,会让我们生湿气。
抑郁症是我们现代人的正常生活。很多人总说自己抑郁。难怪。如今,中国人的竞争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渴望进步的意识也比以前强得多。
注定我们容易焦虑、抑郁、忧虑、焦虑、嫉妒和不平等,抑郁也会随之而来。
抑郁症的结果是什么?它影响气的运动,导致所谓的肝气郁结。肝郁气滞日久,痰湿就来了。
在中国的清朝,有一本书叫《金匮翼》。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到位:“气为水之道,气滞为水之道”。意思是气有促进和输送津液的作用。气行有常,则津液输布如常。气行滞涩,则津液无法输布,就会凝聚成痰湿。
因此,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肝气郁结的状态,并且总是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他或她就容易出现痰湿。
像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这些在中医上都属于“痰核”,也就是肝郁的久了,痰湿凝结,最终生成了结节肌瘤。
现代医学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压力和高压状态时,血脂水平容易发生变化。
血脂异常,在中医看来,是痰湿的表现。紧张高压的状态相当于中医的肝气郁结。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行气、减少痰湿的生成呢?
我告诉你两个穴位:
中脘穴,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肚脐中上4寸。
太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跖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拇长伸肌腱外缘。
这两个穴位,有时间的话,每天用手指按压,左右太冲穴都要按压,有很好的行气功能。因为它们是中医针灸临床中常用的缓解气机阻滞症候的对穴。.
中脘穴作用于中焦的脾胃,使气机的中枢脾胃工作。太穴作用于肝脏,使肝脏恢复疏通的功能。
两者配合,一上一下,令肝脾调和,气机如常,很科学。
如果你觉得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是因为一些事情影响了你的睡眠和食欲,或者你总是感到焦虑、不开心、无法放松,我建议你多按摩这两个穴位。
长期坚持会减少体内痰湿的形成,对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有预防和调节作用。
好吧。仅此而已。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9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