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游戏资讯 > 游戏问答

夜雨丨简云斌:溱州故地的烟云变迁

来源:网络 浏览:56 2022-11-09 09:49:02

万盛沧州楼(周应福摄) )。

夜雨丨简云斌:溱州故地的烟云变迁

沧州故地烟云变迁

简云斌

史迹可追溯到千秋,古号滦州,今名区,唐宋烟云犹在眼帘;

新楼高百尺,俯视碧浪,仰望翠岭,渝黔山水最为怜惜。

在重庆万盛经济开发区孝子河畔的溱州楼,楹联道是万盛不衰的前世今生之一。 这座脱胎于煤矿工业区的城市,拥有独特的记忆——巴僚秘境、千年沧州、百年矿山、三线基地、转型盛城……

凝重岁月,有多少历史的烟云散落在时间的深处? 有多少人值得我们去找,去歌吟?

万盛城区俯瞰(曹林摄) )。

一.千年风雨,唐宋沧州

开启万盛古代史,最耐人寻味的是大唐溱州。

万盛古为蛮荒之地。 秦汉时期,这里是巴郡和夜郎国联盟中的小国鄞国(中心位于今贵州遵义(交界,少量僦)濮)人在这里捕鱼为生。 真正的夜郎国如今位于贵州安顺一带,离万盛还很远。 邮国是夜郎联盟中的22个方国之一。 后汉灭西南夷诸部,设牯爷、犍为郡,万盛位于巴郡与犍为郡交界。

东汉时期,名为“板楳蛮”的巴族从嘉陵江、凉河流域迁移到渝南黔北,与当地的夜郎人、濮人融合,形成了史学家称为“僚獠”的部落。 在渝北南黔多山高谷深的地方,官僚们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过着群居和渔猎的生活。 万盛、桐梓、綦江交界河——藻过河过去称为“僚人河”。 僚鱼用柳叶舟,女人用褐色织网,男人在湍急的河里像箭一样奔跑。 丰收的时候,两岸的官僚们敲锣打鼓,摇摇摆摆地跳舞。 《太平御览》一书中有“僚人不懂丝竹,只敲铜鼓”的记载,铜鼓是僚人部落的象征。

僚人有文身、椎髻、蹇足、生肖(如吊楼、桶裙)等生活习俗,葬俗以崖墓葬为主。 东汉至南北朝,官吏在渝南黔北留下了许多崖墓。 万盛现保存崖壁墓群20余座,墓穴200余个,这些墓穴凿在依山傍水的崖壁上,神秘而又古旧。

万盛关堤镇高坎官僚崖墓(资料照片) ) )。

唐代,这里的官僚被称为“南平官僚”。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642年),为了统制南平官吏,将黔中地区划入帝国版图,朝廷今以万盛地区为中心设立溱州,辖荣懿、扶欢、乐来三县。 同一时期在渝南黔北设立的州有南州、播州、珍州、夷州等。 《元和郡县志》年:“(溱州)本巴县南境,贞观十六年,渝州万寿县人牟智才封顶。 请在西南夷洞渝之界不要安慰我,做个州县。 到了十七年,南有溱溪水之名。 ”沧州与荣懿县同治,治所今万盛城区或青年镇一带。 溱溪河至今仍有古名,但只不过是一条小溪。

在大唐广袤的国土上,溱州很小,当时的人口也不多,在全国327个州中属于下州。 史载,苏宗干元年( 758年),滦州辖879户,5045人。 法院对沧州管理松散,一般由当地官僚酋长国任命主持州郡事务,有时派遣少数外国官员任职。 贡赋也是象征性的,《元和郡县志》载沧州的贡赋是“开元贡:茄子、楮皮布、紫布、黄蜡。 元和贡“四十斤蜡”

但沧州的成立对万盛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万盛有近1400年的行政建设史,同时也标志着这里在唐代已不是蛮荒之地,而是渝南黔北地区的中心之一。

沧州成立后,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改为溱溪郡,苏宗干元元年( 758年)恢复溱州。 宪宗元和三年( 808年),废除了与滦州同时设立的元珍州,将管辖的夜郎、丽皋、乐源三县合并为滦州。

唐沧州地处偏僻,来这里当官是一件苦事,因此往往成为朝廷官员诬蔑和驱逐的地方。 他们的诬蔑,给沧州带来了独特的“贬官文化”。 武则天时代,名臣杜景佗(? —700年杜景俭)曾被贬为滦州刺史; 玄宗时期,中兴名臣钟绍京( 659—746年)也曾在沧州担任刺史。 钟绍京是三国时代的名文家钟第17代孙子,书法造诣很高,被称为“小钟”。 其书法《灵飞经》是唐代名文家。 另外,岐王李珍(? —761年,奸臣贺兰进明、宦官魏悦、程元振等人也因种种原因贬损沧州,有人在此丧命。

唐代沧州、南州、珍州等地地图(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 )。

有趣的是,两位著名诗人也和溱州这片土地有点关联。 一个是诗仙李白( 701-762年)。 苏宗至德二载( 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幕府而入狱,受到长流夜郎的判决,在奉节被赦免后回去。 夜郎县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北部,曾隶属溱州。 另一位是晚唐诗人韩偈(约842—923年),因得罪权臣朱全忠(朱温),被贬为濮州司马,不久被贬为溱州荣懿尉。 很遗憾,两位诗人没有真正踏足沧州。 否则,他们应该为这片土地留下很多名篇。

五代人之间,沧州建设未变,战乱频仍,南平官僚酋长国在沧州独立的基础上雄起,中央政权无法控制。 北太祖干德四年( 966年),南平官僚酋长国进入铜鼓内附,滦州及其所属各县恢复中央政权掌握。

北宋英宗治平年间( 1064—1067年),南平官吏李光吉、梁承秀、王兑三人统治元沧州,“各有土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拒税、躲难、扰边民、侵财” 神宗熙宁三年( 1070年),夔州路运使孙子讨平三族,将荣懿、扶欢两县改为寨()宋代半军事化的行政单位。 神熙宁七年( 1074年),以木斗为首的南平官僚又发动了叛乱。 秦凤路都移载使熊本奉旨前往招抚,进驻铜佛堤(今絵江区追水镇),分三路进攻,“抗其亢,焚蓄,破其党”。 木斗气索被迫投降,“举沧州五百里而归”。 南平官员在这次叛乱平息后,朝廷在铜佛堤设置南平军,辖荣懿寨、扶欢寨等地。

从那以后,与今万盛有历史渊源的溱州(溱溪郡)已经432年不存在了。

以今万盛境为中心的溱州和荣懿县,横跨整个唐代和大部分北宋。 古代的滦州地处比较偏僻,消失后没有留下任何遗迹。 寥寥无几的文字记载,散布在各种史书上,令人唏嘘不已。

宋代南平军地图(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 ) ) ) ) ) ) ) ) )。

二.在老街抚弄旧时光

时间又过了一千年。 万盛近代的兴起,始于“湖广填四川”,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渝黔境内的商贸小镇烟花汇演逐渐盛行,市声喧嚣。 这一盛况持续了一百多年。 因此,人们把这片土地称为“万盛场”。

曾经兴盛一时的万盛场老街,是当地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夜幕降临,走在万盛不衰的霓虹灯下,脚步缓缓地、缓缓地排在老街上,目光游弋在两旁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中,可以遥想泛黄的时光。 舞台上,川剧艺人一脸奇怪的表情,茶馆里坐满了茶客。 青石板连着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铭刻着老街人的命运。

清干隆中期,万盛场还没有形成市场之前就被称为东乡水库。 东乡水库四面环山,中间是平坝。 孝子川从北侧山谷奔流而来,由北向南沿东乡堤西侧山麓流向堤中部,与从腰口方向流来的清溪川汇合向西折去,经二郎峡出境。 孝子川在东乡水库内流经长约9公里。 除万盛场和东乡水库外,还有万寿场、石鹅场、荣懿寨(镇)、甬上)、火炬场等名称。 这些特别的名字,见证了万盛老街的沧桑变迁,都是深刻的历史记忆。

清朝与民国之间,万盛场是烧纸、焦炭(俗称“炭花”)、川盐、山货的集散地,车水马龙,商贾如云。 万盛场连接川黔两地,川塬由此运往贵州山区,贵州山区土特产由此运往重庆等地。 人们在孝子河上建堰,用小木船把焦炭运到綦河、长江。 始建于1936年的抗战公路——川湘公路绕行经过现场,至今这条路仍是万盛重要通道之一。

万盛出土的宋墓雕刻(资料照片) )。

万盛场有三元桥、大夫第、禹王庙、万寿宫等著名建筑。 清咸丰元年( 1851年)万盛场首富邓九率先提出修建的三元桥,经过几番改建,至今仍横跨孝子河,读尽人间风雨,堪称万盛的文化地标。 大夫之首,又称邓小平家祠,曾是万盛场最大的古建筑,建于中轴线上,共有四进制房间,布局美观,为穿斗和提梁式混合结构,白墙碧绿,房梁椽柱雕龙刻凤,气势磅礴遗憾的是,老夫第、禹王庙、万寿宫这些古建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曾经的胡同、茶馆、酒馆、粮店、葱油饼店、理发店、铁匠、修鞋店、纽扣店,都是万盛人日常生活的记忆。 让童年幸福的冰糖葫芦、豆腐脑、千层饼、红豆饼、棉花糖……这些影像,早的影像,晚的影像,在时间里渐渐远去。

重建后的万盛场老街,在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注入了新元素。 晶莹的彩灯、生动的雕刻、鲜艳的花草、古典音乐的喷泉,合奏着老街的新乐章。 经过升级,万盛场已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综合体。 在熟悉的吆喝声中,连同那一万个“盛”字的雕刻,再现了昔日的繁荣。

近年来,万盛场每年都会举办新春庙会,庙会有民俗演出、戏曲、民间故事、体育健身、灯谜、春联、祈福等内容。 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民间吹奏,以及狮子舞、龙灯、川剧等民俗艺术,由万盛本地人演出。 这些大侠演员有的是青壮年,有的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有的是十几岁的娃娃。 人间烟火和传统文韵,静静地连接着老街的悠闲时光。

除万盛场老街外,万盛地区还有桃荡、腰元口、半边街、桐梓街、兴隆街、两河、青山等老街。 曾几何时,这些老街人来人往,市声喧哗,热闹非凡。 渝黔两地的山民、厂矿工人、外地客商,以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这里演过多少人间悲喜剧? 遗憾的是,如今大部分老街都走向没落,消失在时间的侧影里。

而在它们身边,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市正在崛起。

古老的城市,历经百多年岁月的沧桑,烟火的清香,沉浸在万盛的乡愁之中。 即使时间流逝,心中柔和的想法,也永远不会老去。

万盛老街夜景(文红摄) )。

三、山河铭记先人功绩

在这片土地上,很多人都为她付出,为她奉献。 有人是高尚的人格泽润桑梓,有人是以默默无闻的工作维系山河。

周孝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万盛人,给孝德取名为河。 这条河叫孝子河。 据传,孝子河的真名是平滩河。 清干隆期间,万盛时节有周孝子出来,和老母亲一起生活,每天帮忙打工,要了一碗米回家养活母亲。 有一天山洪暴发,平滩河上的木桥被冲走了,不能过河。 周孝子担心老母亲在家挨饿,冒着大米的危险下河,巨浪袭来,把周孝子牵扯进来。 人们哀叹周孝子死了,谁想周孝子被海浪卷走几里后,竟要生还? 万盛人以为周孝子孝顺感动了天,就把平滩川变成孝子川。 几百年过去了,孝子川依然无言地流过万盛城,把那些动人的故事带向远方。

刘子如( 1870—1949年),光辉的名字。 他是慈善家和爱国者。 本来是孤儿,长大后创业成为了富裕的公司。 但他立下“不留金和孙,自取其辱”的誓言,捐钱办慈善,创办了重庆市第一所孤儿院。 红岩英烈江竹筠(江姐)毕业于孤儿院学校。 抗战爆发后,已经67岁的刘子如竟然组织了70多人的重庆战地服务团,前往皖南前线,为国共官兵劳军。 他在前线呆了整整三年,在阵地上活了七十岁,也曾遭到敌机轰炸,成为双方官兵交口称赞的传奇人物。 像老师一样的孩子一生艰苦创业、慈善服务、忠诚爱国,感动了无数人。 万盛有广场似的孩子,初中似的孩子,路似的孩子,陵园似的孩子,刘公堤似的孩子,他的精神世代相传。

万盛的乡贤名单中,有守寡堰的秦氏、捐修三元桥的邓九先、参与“公交之书”的犹海龙、《英雄儿女》主打机型之一的志愿军烈士梅怀清、万盛羽毛球“祖师爷”唐勇……他们的名字是

万盛孝子河上三元桥(简云斌摄) ) ) ) ) ) ) )。

作为工矿立区城市,值得记住的是,从渝黔边镇到“抗战煤都”,从能源之城到“三线建设”基地,还有更多的煤矿人、“三线”。

南桐煤矿,建矿于1938年。 那是抗战烽烟弥漫的岁月,为了保证重庆兵员企业的能源供应,以侯德均、崔桐、张伯平等为首的南桐煤矿创始人,携带着从大冶铁矿、汉阳兵工厂拆除的近千吨设备,艰难移山,跋涉了上千公里抗战期间,以南桐煤矿、东林煤矿为代表的万盛煤炭工业为民族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万盛被誉为“抗战煤都”。 8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矿工在这里献出青春,献出子孙,留下了多少艰难创业的故事! 孔勋、于汉卿、张宜东、马焱山、杨炳南、杨伦选、孔尼(德籍)、梁定基、吴运铮……这些矿工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岁月的丰碑上。

刘子如像

目前,随着万盛的转型,煤矿企业已经关闭。 深矿井、高井架、残破车间、锈迹斑斑的风镐、挖掘机、煤车等,将成为国家矿山公园景观,成为万盛创业史上的重要载体。

海洞,石灰岩构成的天然大溶洞,可以容纳上万人。 1938年,为了避免日机轰炸,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迁至海洞,更名为航委第二飞机制造厂。 全厂成千上万员工露宿餐饮店,坏事易如反掌,洞中生产各种飞机60余架,派遣员工赴缅甸组装美式战斗机99架,自行研制中国首架中型运输机“中运一号”。 “中运一号”从设计到制造都是杰作,当时参与设计的林同骅、林同骥、陆孝彭等年轻工程师,成为航天航空界的精英。 20世纪60年代,为了搞“三线建设”,晋林机械厂从山西搬到海坑。 这座溶洞见证了中国士兵工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朽业绩,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桐矿山夜景(严奇摄) )。

万盛是一座移民城市。 一代代人怀着希望和梦想,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崇山峻岭中的小镇,在这里生根发芽,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这片土地。 安心的地方是我的故乡,他们的名字叫万盛人。 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他们的精神写照; 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是这座移民城市的人文形象。

这片充满奋斗奋斗、奋斗、光荣与梦想的热土,总有一种炽烈的国家情怀,天地充盈,激荡山河,久久感动,令人铭记。

(作者是万盛经济开发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万盛丛林镇海洞(资料图) )。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 分类:资讯阅读
  • 大小:17MB
  • 语言:简体中文
  • 版本:V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