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游戏资讯 > 游戏问答

往事沈从文鉴赏,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会等沈从文

来源:头条 浏览:0 2022-12-03 03:26:01

“折而不反,慈而让”的沈从文,实际上是外柔内刚。 他有一个不被卷入时代的强大的“自我”。 因为“不想让有价值的生命白白经受人为的风吹雨打”,忧虑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 他对人生有极大的热情,但却注定要遭受“20世纪最后一位浪漫主义者注定的悲剧性”。

|来源: 《小康》 •中国小康网

往事沈从文鉴赏,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会等沈从文

|作者:马小莫

沈从文

1979年10月的一天,在北京大学读现代文学的研究生,跟着老作家萧离,来到北京小羊宜宾胡同5号,见沈从文。 萧离说:“这是凌宇,里耶人。 ”。

“我去过里耶。 那个地方很美。 那时我坐船从龙潭去了保靖。 过里耶的时候,看到一只白色的山羊站在河边的岩石口喝水,怯生生的,让他捏了一把汗。 ”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学者凌宇在《风雨十载忘年游》的文章中,这样描述了他与沈从文的初次相遇。

2018年,沈从文逝世30周年。 11月,沈从文最早、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凌宇在长沙的家中向记者回忆,第一次访问沈从文。 “沈老师只是说不要研究他,那是过时的东西”。

那时,沈从文似乎决定只讲乡愁,不谈文学。 每当“家乡人”凌宇谈起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时,他总是先轻轻一遮“过时了,不用再提了”,再谈起湘西。

站起来的时候凌宇有点失望。 毕竟事先自己准备了20个问题,所以请萧离先生提交了沈从文。 “沈老师把我们送到院子里,给我们寄了折叠的纸。 那是我提出的问题的列表。 ”回到学校,凌宇打开沈从文塞在他手里的纸条,看到我提出的所有问题背后,都有沈从文亲笔回答,几乎所有的空白都密密麻麻的。

凌宇记得沈从文送自己出门的时候,一直拉着他的手,很久以后他就像再也不来了一样,不肯放下。 “我还详细询问了我在北大的生活、学习,以及一些老师——从小就认识的朋友的情况……”

走到院门口,凌宇弯下身,看到沈从文还站在院内,目送他离开。 “舒展的白发,温和的微笑,印在脑海里就再也不会消失的雕像。”

“文学创作已难以为继,尽可能以别的方式为社会服务”。

那时的沈从文,已经告别文学创作,研究文物多年。

1949年春自杀获救后,沈从文说:“在新的社会要求下的文学领域,自己注定要落后。 与其自己对人有害无益,不如避开聪明让路。 既然有多种方式证实生命的价值,文学创作就难以为继,可以尽可能地用别的方式为社会服务。” 解放后,他选择在历史博物馆工作,与“瓶装罐头”为伍。

对于沈从文的跳槽,好友汪曾祺在《沈从文转业之谜》的文章中写道:“从一方面来说,沈老师的跳槽,是‘逼梁山泊’,是他被骂了多年的结果,‘左’、‘右’都在骂他。 沈老师在给我写的信中写道:“希望有些人不要骂我,不要相信我,还是得骂。 我写什么都不看,只是觉得痛快。 在那里骂了一顿。 真的倒下了。 但是是谁的损失呢? ’”

少年沈从文

但汪曾祺同时认为,沈从文跳槽并不是没有准备、没有条件的。 他还记得沈从文的次子沈虎雏说,父亲对文物的兴趣比对文学的兴趣产生得更早。 沈从文少时从军,曾在指挥官身边当书记。 其指挥官收藏了百来轴自宋至明清的古画、几十件铜器和古瓷器,以及十来箱书籍,许多碑文。 这些东西都由沈从文登记管理。 空闲的时候,他会把那些古画拿出来一轴,挂在墙壁间一个人欣赏,或者打开《西清古鉴》 《薛氏彝器钟鼎款识》看。 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也从当年的经验中,“从这方面,我们对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用一块颜色、一根线条、一块青铜或一块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的生命所创造出的各种艺术,有了初步的普遍认识。 凭借这一初步知识,以欣赏人类生活和自然现象为谋生的乡下人,对理解人类智慧的光辉有着极其广泛而浓厚的兴趣。”

来到历史博物馆,沈从文的工作是给文物写标签,有时也担任讲解员。 汪曾祺曾经目睹他非常热心、兴奋地向观众解释。 “从一位大学教授到讲解员,沈老师不知道有什么‘失部’。 他的样子不仅看起来很开心,而且很划算。 只是,熟人看到他的解释,无论如何都会感到悲伤。”

他看重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把事情做好。

到了中年,为了从事新的事业,挤出更多的工作时间,沈从文必须简化自己的生活。 午休的时候他从来不回家,总是一条手帕包两个饼当午饭。 好几次,他因为埋头于手头的研究,听不到中午下班的铃声,被管理员关在了仓库里。 下午上班,仓门开了,管理员看到他还伏案疾书,内疚不已,向他道歉,他反而吓了一跳,不知道对方的道歉是从哪里来的。

几年来,沈从文以惊人的毅力成为文物史方面的“财富甲天下”专家。 研究文物,沈从文总有一种我不在的紧迫感。 在他看来,当时国内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仍然很落后,与祖先的辉煌创造形成鲜明对比。 从1953年到1963年的10年间,沈从文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就文物研究工作的有关问题提出了20多次建议。 而他本人在同时开展数十项专业研究的同时,也热心于帮助同行,带着后辈。

在《沈从文老师二三事》的报道中,萧离说沈从文那幢原本就不大的公寓,简直成了全国古文字研究者交流的平台。 每次客人进屋,主人都要经常这样解释。 “这位是来自景德镇的师傅……”“这两个人是专门设计舞蹈服装的…”“快来看看。 让我介绍几个新疆上半场的锦绣。 不仅如此

凌宇被称为沈从文古道热肠。 “别人所要求的,他总是尽量满足。 每次有人上门讨教,遇到一时摸不着头脑的问题,他总是事后凭记忆写几十张卡片,有时评述一本书的得失,然后把这些卡片分成大小不同的纸袋,外面有“内材料”“用处南京大学教师罗尚子写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稿》,向沈从文征求意见。 沈从文对这样一位青年的同道感到高兴,几乎逐字逐句地对这本书发表意见,反复修改了四次,把原薄一本小册子增加到20多万字。

“沈老师很重视这种火种散布的工作,不亚于自己的研究。 ”凌宇说,沈从文每次遇到有志于文物研究的年轻人,语言投机都会在知己的引导下,告诉对方自己有生之年要做的事情太多,可能来不及了。 他希望把一些主题分成年轻人,把积累的资料交给他们,定稿后以他们的名义发表。 他重视的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个人名利得失。

但是,沈从文的真心并不总是与对方的真心对换。 一些得到他帮助的人在崭露头角后,在背后对他进行讽刺和揶揄。 听到沈从文,总是笑着,依旧带着“傻”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他不知道人的世界很复杂吗? 只是,与其因受他人怨恨而报德,不如不希望它挡住更多有志青年的向上之路。 ”凌宇说。

性格“笨蛋”的沈从文的真心并不总是能和对方的真心对换。 一些得到他帮助的人在崭露头角后,在背后对他进行讽刺和揶揄。 听到沈从文,总是笑着,依旧带着“傻”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通过每天创造事业,应对困境。

在学者张新颖看来,沈从文的后半生就像一个漫长的绝境,他每天都在用创造事业的方式去面对这个困境。 1949年的自杀,对沈从文来说可能是“因祸得福”。 已经“死”的人,仿佛在绝境中重生了一次,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风浪,甚至历经了半生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资料》几次放置,也能保持平静。

1971年冬天,沈从文因病获准从干校返回北京。 “从某种意义上说,沈从文当初离开北京,几乎被当成社会的垃圾‘扫地’。”凌宇说,沈从文走后不久,他原本位于东堂子胡同的房子就被别人当作“战利品”继承了。 回到北京后,沈从文费了很多口舌才回家。 随后,李季、严文井协助协调,在属于合作社系统的张兆和小羊宜宾胡同安置了两家合起来不过19平方米的房子。

从此,距离小羊宜宾丁约两里的东堂子胡同人家,成了沈从文的“飞地”。 在这片“飞地”上,他再次着手文物研究。 根据《曲折十七年》的报道,沈从文说为了方便工作,自己拆了很多昂贵的图录。 “我尽量把它分成四面墙贴,另外,在小卧室里,纵横拉五根细铁丝,把制作的图片夹在中间……不到两个月,房间里的墙壁几乎都被奇怪的图片占据了。”

1978年,为了改善沈从文的工作环境,胡乔木问道。 沈从文从历史博物馆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助手王亚蓉对《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进行了最后的校对增补。 1979年1月,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修订增补,包括20多万篇说文、数百幅实物图片。 这部巨著从最初动笔到最终完成,历经了十六个春秋。 “它不仅是沈从文,而且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事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多磨多难的历史见证。 ”凌宇说。

“宽容慈悲”的他,实际上是外柔内刚。

为了写作《沈从文传》,1984年初夏,凌宇与沈从文面对面进行了十天的长谈。 1983年生病后,沈从文的生活离不开张兆和照顾,但思维依然敏捷。 每天的对话,主要来自沈从文。 ”沈老师似乎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感情。 必须与自己过去的历史保持距离”。 但凌宇自信地听到了隐藏在那平静叙述背后的叹息和喜怒哀乐。 沈从文几乎只谈自己,从不主动谈别人的看法。 不过,凌宇从沈从文的一生中就有插话,主客之间也有即兴的一问一答。

“你见过鲁迅先生吗? 从1924年到1926年,你们在北平,从1928年到1930年在上海,应该有见面的机会。 ”

“又很难见面。 丁玲给他写了一封信,我以为是我的化名。 何况不是我写的,就算真的是我的化名,也只是让他替我找份工作,不值得到处写信骂人。”

“你认识老舍吗? ”

“老舍见人就熟。 这样的话,反而不认识。 ”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在年轻学生中影响很大。 你看过吗? ”

“我见过。 在文物方面,他看到的太少了。 如果他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带他去很多实物。 ”

“沈老师的这些议论,也就是说是否切合实际,只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方面,与整个对象无关。 从这里,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沈老师衡量人与事的独特“尺”和“秤”。 ”交往了10年,在凌宇眼里,“慈悲乃宽容之极”的沈从文其实是外柔内刚。

作家李辉与沈从文接触后,看到了沈从文平静之外的沉重性格。 在《平和,或者不安分》的报道中,李辉说:“第一次见到沈老师的时候,他在会议上说着慷慨的陈词。 他对于文物保护如何重要,以及许多领导人如何忽视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一些文物单位批评说,由于外行领导内行,工作开展不好。 他很少说激烈的话,语气也还是那么低沉、柔和,但他声音背后所蕴含的批判精神,却很容易让人感受到。 ”

随后,李辉访问了沈从文的家,并提到了他在会议上谈到的问题。 “这次他好像比会议更兴奋。 他对一些文物部门的“外行领导内行”现象非常不满,他说:“什么都不知道,就瞎指挥,能人上不去。 能拉关系的人容易上来,被打倒的人反而上来,但专业的人却不行。 “这显然不是平静的沈从文。 在李辉看来,沈从文“并不是一个很沉稳的文人,湘西那跳跃的水面上,他的脾气里,都有一个能自由飞翔的精灵”。

“自由精灵”在别人看来,沈从文的性情中有自由飞翔的精灵在湘西跳跃的水面上。

“请不要研究我。 我要打破饭碗”。

但在很多人眼里,沈从文很寂寞,不与世争。

20世纪80年代初,傅汉思、张充、信邀请沈从文夫妇来美。 在美国3个半月,从沈从文到15所大学发表了23次演讲。 首次演讲预定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由夏志清主持,演讲主题为《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 哥哥的大幅海报上毫不吝惜地尊称沈从文为“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在世作家”。 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对沈从文的演讲印象深刻。 "他在美国说话很腼腆,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同时也流露出弥勒佛般的欢喜精神. "

沈从文说,听众期待听到他关于过去岁月的“证词”,但他不符合这种心理。 在耶鲁大学穿扇子,在哈佛大学穿衣服……在一次演讲中,他平静而诚实地说。 “在日本、美国的很多朋友,舍不得我不写小说,其实不值得惋惜……社会的变动是必然的现象。 我们中国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在中国近30年的剧烈变动情况下,我的许多取得卓越成就的老同事因为来不及应对这个环境的新变化而成为古人。 我现在能在这里愉快地谈论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方面,至少做了一个健康的选择,不是消极的后退。 ”

不谈沈从文的文学成就,避免苦难,可能是一种低调的自谦,也有稳妥的关怀。

吉首大学教授刘一友在《沈从文现象》的文章中说,1980年他来北京看望沈从文时,“沈老希望吉首大学对他感兴趣的师生——‘说一句‘不要研究我,把碗打破’。”

在与沈从文交往的10年间,凌宇总从沈从文的心中隐约感受到了某种忧虑。 “他在政治上遭受了许多挫折,所以担心自己的‘出土’,也给他的研究者带来了意外的灾难”,凌宇说,沈从文在给自己的信中写道:“我担心处,过于名誉美,容易增加东西,是虚名的过失,一定会招来灾祸。 因此卅年以来,不与人争名夺利,遇事避智让路,只能在博物馆打杂、服务,不冒充“空头作家”骗人。 尽管如此,事故也是不可避免的! ”

沈从文访美期间所说的话,也许能为他内心的忧虑提供一些解释。 “社会的变动过程过于激烈,很多人在运动中牺牲后,为了留下什么必须坚持不懈地工作。”

在凌宇看来,沈从文的担心和恐惧,“在大处看来,是为了民族; 从小看,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同样宝贵的能量和生命。 他不希望有价值的生命白白地浪费在人为的风雨中”。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去世。 一开始,国内媒体集体失声,巴金在家看了好几天报纸,都找不到老朋友的名字。 直到一周后,新华社才发表了简要报道。

但这些对沈从文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沈从文去世后的告别仪式,出席的没有高官贵人,只有他的挚友,每个人都手里拿着月季,行了一个礼,把花放在他身边。 没有哭,没有叫,人们静静地告别,他坦然地离开了。 灵堂里回荡着他生前喜欢的贝多芬的《悲怆》音。

关于死亡,沈从文早年在《烛虚》中写道:“自然极其博大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伉生。 蝼蛄的海市蜃楼,伟大的大师,同样在胸前,光与尘同在。 因为新陈代谢,有华屋之丘。 智者理解《现象》,并不死板,所以可以使用文字。 当一切一个接一个失去意义,本身也因死亡而变得毫无意义时,闪耀着生命,明亮地照耀着人,就像金烛一样。 ”(本文参考引用:凌宇《摘星人:沈从文传》、凌宇《看云者:从边城走向世界》、巴金黄永玉等《长河不尽流——怀念从文》、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李辉《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等)

《小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关注中国小康网

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像/识别图二维码保存)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小康网wap版,展示更多独家专集、县域专集、时事热点。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 分类:资讯阅读
  • 大小:17MB
  • 语言:简体中文
  • 版本:V3.02